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才算“以人为本” ?恐怕大家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因为在现有辞书中 ,很难见到有关“以人为本”的词条 ,更缺乏完整的权威性解释。因此 ,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之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当前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以什么人为本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文化来看 ,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比如 ,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 ,从个人到集体 ,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 ,在一定时空中主要以哪些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李平 《煤炭经济研究》2003,(3):72-72,79
有位经济管理学家曾说 ,未来 10年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企业文化上 ,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 ,技术来自于管理 ,而管理靠的是文化 ,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是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条主线 ,建设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首先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以人为本上 ,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鼓舞人民前进的号角。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先进文化作支撑。没有先进文化的强力支撑,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超常规,  相似文献   

4.
张智 《中国核工业》1999,(2):41-42,10
上海光华仪表厂是一家已有6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实践中,通过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使光华厂这一国有老企业焕发了青春。1998年,企业净资产和利税总额分别从1990年860万元和310万元,增至6500万元和1300万元。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从各个方面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转换中,该厂重点抓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转换,做好对人的管理,并充分挖掘、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写进党章。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体会到要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十六大的灵魂,全面深入地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根  相似文献   

6.
《车间管理》2006,(2):46-47
2005年12月1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了《2005年全国企业文化(辽河油田)现场会》,全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会上,中国企联领导向辽河油田公司颁发证书、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牌匾。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公司下设采油、科研、集输、销售等20个场、院和公司,163个基层作业区、1119个自然井站,现有员工29300余人。自1970年辽河油田创建时起,到1999年中石油重组改制,辽河油田坚持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努力构建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文化成果。近5年来,辽河油田的经济效益、上缴税费一直位居辽宁省前列;先后荣获了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优秀文化奖”、“全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奖和研究成果奖”等。这里登载的《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创建“五小”文化》,是她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这种实实在在的“让企业文化的阳光洒落到每一个班站,温暖到每一名员工”的做法,令人钦敬而温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包国宪 《中国电业》2005,(10):35-35
优秀的企业文化。靖远二电将“日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改革创新,不断超越和争创一流,达到企业员工每天进步一点点,企业就会进步一大段。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企业必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人才成长等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德.杜拉克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社会财富都是由人创造:从本原上讲,“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入  相似文献   

9.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已经从TQC发展到6σ,并逐步趋于成熟,而这些理论无一不涉及到质量文化。质量文化在铸造核心、追求精益求精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公司按照“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推动管理升级”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努力实现“人企价值共融、人企价值同增、人企价值并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一、准确把握以人为本内涵,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念引导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企业特点和市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企业应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把思想教育、政治优势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是维持企业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林玲 《中国电业》2007,(1):80-8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新形势和挑战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着力企业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相统一,加紧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保障员工的正当利益诉求渠道畅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作了重要论述,并频频闪现出“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等新名词,说明新时期我国将更注重国民文化的建设。文化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主流方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文化健康发展也必将成为企业成功发展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其管理思想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我们且把它称之为人本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八个字是孔子“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充分表达。孟子也明确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管理论断,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荀子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都说明了人的重要。“以人为本”首先就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从目前成功的企业文化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各种员工的尊重。IBM公司明确提出“让公司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力都得到尊重。”这与惠普企业文化中的“以真诚、公正的态度对待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真  相似文献   

16.
《经济日报》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最新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如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突出任务。近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研究探讨企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推动和谐企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煤炭企业职工队伍中.农民合同工、劳务工、企业工、固定工等多种用工性质并存,员工结构复杂,思想差异性大。需求不同;而企业生产经营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毒俱全”。致使井下工作苦、脏、累、险并存。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形成推动生产经营的合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企业和知识管理,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企业的知识积累、共享、利用和创新的阐述,论证了知识管理要“以人为本”和培养、储备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并对留住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管理是21世纪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注重人的价值、把人当作天赋资源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以及企业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曾毅 《广西电业》2007,(1):16-17
百业兴盛,人才为本.近年来,桂林供电局不断探索"人才强企"之路,高度重视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开辟人才发展通道,全力建设、精心打造高素质的"勇于、敢于、善于"承担责任的责任员丁队伍,为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