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吕茂春 《现代金融》2008,(11):45-46
挂钩信托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内涵是: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向客户募集资金,然后将募集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以银行为委托人、以信托公司为受托人、以理财资金为信托财产的信托,由信托公司按照银行意愿以其自身名义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和运用,并取得收益。按照二元结构项下信托公司管理运用资金的方式,挂钩信托类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细分为证券投资信托理财(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新股申购、二级市场股票、股票型基金FOF)、融资型信托理财(将理财资金以贷款、买入返售信贷资产、受让股权收益权等方式向客户提供信托融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投资意识增强和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银行凭借一系列优势在理财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供选择的理财品种也更加全面.单就银行自行设计发行的理财产品来说,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了解相应风险,认清理财产品与银行储蓄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吴辉 《理财》2016,(4):43-44
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除了在银行购买它自行设计和发行的理财产品外,也能购买银行代理销售的其他理财产品。所谓代销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投资理财需求,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合作机构的相关投资产品。然而,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银行大堂买理财,大家可得擦亮双眼,火眼金睛辨陷阱。  相似文献   

4.
香港银行业投资理财销售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户能否从银行获得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产品,既是客户接受良好银行服务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银行占据市场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提升投资理财销售管理能力尤为重要。香港银行业对投资理财销售的管理与内地银行有所不同,本文针对此,探析香港银行业对投资理财销售的管理经验,以期对内地银行提升此方面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市场理财产品单一混乱所导致的理财困境,创新性的提出了“神经网络分析下的家庭风险评价”模式.该模式通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运用计算机模拟得到客户在投资过程中组合各项资产的投资占比,为资金的投资分配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理财是什么?购买一种理财产品,就是理财吗?理财中经常会遇到哪些误区?不可否认,在投资理财意识日益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分不清楚投资和理财的概念。理财≠投资在银行里,经常有客户想要理财。但在经过沟通之后发现,许多客户想做的其实只是购买某种理财产品,而并不  相似文献   

7.
卜振兴 《中国外汇》2023,(24):64-68
<正>银行理财在经历市场冲击后,机构投资行为、理财产品形态以及投资者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理财公司面对当前挑战,需要在实现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和基础能力建设。经历2022年年底债券市场波动引发的理财产品“破净潮”和“赎回潮”后,2023年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收缩,导致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有所下降,客户产品的诉求较为单一,底层资产趋向集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始于2002年,从最初的结构性存款发展到今天,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理财业务的品种和投资范围也日益丰富。从资金投向看,理财产品已经涵盖了债券与货币市场、信贷资产、票据资产、股票、基金、股权、结构性产品、黄金、艺术品和其他消费品等众多投资对象。银行理财产品几乎是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品种最丰富、风险相对可控的投资品种,在给客户提供稳定的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进一步稳定了商业银行客户基础。但是,目前几乎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以满足客户投资收益为目的。随着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杨青  黄晓英 《云南金融》2010,(12):65-65
手机银行业务进入加速发展期后,逐渐成为个人理财的新渠道。作为云南市场上手机银行交易额占比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推出了手机的个人理财业务、股市、基金、国债、外汇、贵金属、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多项投资理财服务。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灵通快线”新股随心打和“T+0”三种理财产品。多种服务共存,进一步丰富了手机银行的投资理财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民个人财富不断增加,个人客户对理财和投资需求日渐兴旺。据有关调查显示,78%的个人愿意接受专家的理财意见,25%愿意委托理财,50%以上愿意为个人理财支付顾问费。同时,部分资金富裕的公司和机构客户也提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有的客户强调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有的客户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追求高回报率。 理财产品正日益成为境内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随着2006年年底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国内理财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同业在理财市场开拓方面也互不相让,在新浪,搜狐网站举办的银行理财产品评比中,“阳光理财”也名列榜首。面对国内外同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银行只有不断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满意度,才能巩固和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建设银行对信托理财产品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以建设银行存量信贷资产为基础发行的理财产品,可称为存量模式;二是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通过资金信托,用于对公客户新增资金需求,我们称之为增量模式;三是以他行的存量信贷资产或他行客户资金需求为基础,发行理财产品,称之为他行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服务方案,主要应包括艺术品理财产品的顾问服务和围绕产品开展的综合性理财服务等几个方面。在欧洲,艺术品投资理财早已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富部门和私人银行部门,为其高端客户提供理财的一项重要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曹磊 《新疆金融》2007,(5):53-54
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这项改革举措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界代客外汇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各商业银行推出更多代客理财产品拓宽了思路.外汇理财产品是银行的高科技产品,是专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的贴身业务、核心业务,对提升银行经营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人民币传统业务不同,拓展外汇理财业务必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只有在对两个市场的金融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本文将根据一个成功营销的案例,浅析代客外汇理财业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统计数据,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由于国家对信贷管制更趋收紧,银行理财产品销量增长迅速.二是短期和中期的理财产品销售占了很大的比重,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销量占到60%,三个月到六个月的理财产品销量也有所上升,六个月至一年期的理财产品销量有下降趋势.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拓展提速明显,股份制银行同样发展迅速.四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与利率期限结构相关,并且理财产品以组合类投资产品为主导.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存在的问题(一)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从国有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理财产品销售后,银行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多项必要信息,在理财产品终止时,也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收益情况,客户对资金的操作情况及风险情况一无所知。虽然商业银行在开办个人理财产品前都进行了风险提示,但并未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易引起纠纷。(二)专业理财人员缺乏。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素质要求极高。然而目前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缺乏理财专业素质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个人客户需求和使用的主要产品不同,我们一般可将市场客户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负债主导型客户(主要使用银行低成本的存款产品,风险低,能间接给银行创造利润),资产主导型客户(主要使用银行资产类产品,风险相对较高,但能够给银行直接创造较高的利差收入),理财主导型客户(使用基金理财产品为主,此类客户资产实力较好,投资意识更强,能带来较大的中间业务收入和潜力),以上三种类型客户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或相互交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谢洪伟 《金融博览》2014,(17):57-57
近期具有高收益特征的结构性产品规模顺势大涨,渐渐取代信贷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市场上的主流品种.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投资时必须注重风险管控. 首先,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认真翔实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交易对手及运作机制,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求理财顾问认真回答清楚,防止误读和误解.此前很多客户在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出问题,往往是因为不清楚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和交易对手以及运作机制,仅仅因为理财顾问的粗浅介绍而知道了产品可能的最高收益率就进行盲目投资,这样草率地投资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4,(49):34-34
有望突破3000点 据媒体报道,银监会拟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鼓励开展直接投资,并非市场预期的直接买卖股票。但是,其豁免条款放开了符合条件的“高资产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及机构客户产品”入市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正在日常工作中,理财经理们经常遇到对理财特别反感的客户。那天,网点大堂经理向一位前来存款的女客户推荐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位客户听后,嗓门立刻就高了起来:"不要跟我说理财,我一听就烦。"吓得大堂经理再也没敢说话。后来这位客户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以前在某银行买过理财产品,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所以态度不太好。最终这位客户没有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存成了存款。对理财产品不认可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二是听亲戚朋友或者别人说理财不好,理财产品不能买;三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4年国内首支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飞速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7.6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投资债券、存款、股票和基金等资产,其中债券类投资占比已达到60%以上。为了客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日见活跃,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个人理财业务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各家银行将营销理财产品作为有效管理高价值客户的重要手段,并将此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