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和《中欧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的谅解备忘录》于2008年底到期。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05年第87号和2007年第91号公告均已明确输美、输欧部分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因此,商务部自2009年1月1日起将不再实行输美21个类别纺织品出口数量许可证管理和输欧双边监控8个类别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  相似文献   

2.
《国际市场》2006,(1):75-75
根据我国与欧美的协议,商务部制定了《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件申领签发工作规范》(草案)并设计了新的证件管理和签发系统.2005年12月20日正式开始运作,这涉及到上海市近2000家纺织品企业的日常和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3.
1—8月,全省共签发输美、欧协议纺织品出口许可证24.3万份,同比增长27.5%,发证金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9.79/6。其中,输美21类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9.4万份,同比增长11.2%,发证金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9/6;输欧盟8类监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14.9万份,同比增长40.2%,发证金额10亿美元,同比增长64.5%。  相似文献   

4.
厉言 《大经贸》2009,(3):31-31
根据中美、中欧纺织品备忘录,今年1月1日起,我国不再对输美、输欧纺织品实行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 此前,包括美国、束埔寨、肯尼亚等17个国家的纺织服装组织联合致函美国国会领导人,希望其支持在配额制度到期后继续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施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经贸传真     
《中国对外贸易》2009,(2):94-95
2009年我国输美输欧纺织品不再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欧盟化学品分类及标签议案通过我国出口企业直面绿色考验;俄罗斯工贸部建议对中国不锈钢管征收高关税;土耳其拟对来自香港地区的厨房刀具发起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6.
申请产地证更改是指产地证申请单位由于合理的原因,申请更改已签发产地证书部分内容的行为,是产地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期时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企业前来申请产地证更改证,提供了更改件、更改申请书却不能按有关规定提供原签发件。在企业发送产地证的电子申签信息时,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7.
产地证全称原产地证明书,也称为原产地证明,即证明货物生产或制造地的文件.可分为一般原产地证和普惠制产地证.中国产地证工作开展较早,早期签发的主要是一般原产地证.民国20年(1931年)波兰驻华代表函称:"中国出口运往波兰货物其产地之证明,向由中国商人供给,现本国工商部拟请将中国重要商埠颁发货物证明书之机关列表开示."要求中国出口到该国的货物必须附有官方签发的原产地证明,并在重要的通商口岸确立签发产地证的机关.同时,法国驻华使馆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原产地证书在促进出口贸易发展,面对关税壁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有的企业对于产地证的概念和规则存在错误的认识等问题,使原产地证书签发内容不真实导致货物清关受阻或是国外退证调查等。签证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签发产地证和进行产地调查时发现了企业对原产地政策存在不少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
1日 根据中美双方对输美丝绸服装许可证安排的最新协商结果,中国即日起对输美丝绸服装不再实行许可证管理,并将停止对输美丝绸服装签发纺织品出口许可证和传送电子数据。 4日 经外经贸部批准,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私营生产企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检验检疫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了普惠制产地证和一般产地证的签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近期内区域性产地证(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亚太贸易产地证)急速增加,而原有的产地证申报系统没有配套的程序,使得各检验检疫机构签证的压力加大。为解决这一难题,江苏、浙江检验检疫局签证人员开动脑筋,相互协作,在原有的广东检验检疫局产地证申报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某字段,将数据升级改造,对原有产地证签证程序进行了微调,且将区域性产地证的给惠国和降税清单导入系统中,从而使区域性产地证的签发全面实行电子化。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经贸》2005,(4)
根据商务部2月6日颁布的《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商务部令2005令第3号)及《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目录》(商务部、海关总署2005年第7号公告)(详看网址:www.mofcom. gov.cn商务部\纺织出口信息)。为了方便企业申领和发证机构签发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商务部许可证局起草了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申领指南和《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申领签发工作规范》(暂行)(详看网址:www.mofcom.gov.cn商务部\纺织出口信息)。再结合广东省实际情  相似文献   

12.
《大经贸》2008,(4):70-70
为加强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商务部、海关总署今年3月7日联合发布《对台湾地区天然砂出口许可证申领程序及相关事项》,该公告自3月10日起执行。商务部对天然砂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管理,许可证有效期30天。  相似文献   

13.
宋雪 《中国海关》2007,(5):38-39
海关签发报关单证明联,主要是用于证明货物的实际进出口情况,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则是海关签发报关单证明联的直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海关报关单电子数据存储期限一般为1年,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自进出口货物解除监管之日起保存3年。对于报关单证已超过规定保存期限,企业才向海关提出签发或补发进出口报关单证明联申请的,海关将不再予以签发或补发。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1992,(3):54-54,59
为了提高进口许可证签发效率,建立健全管理许可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海关、银行的配合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计算机联网,以便对许可证进行真伪检查和外汇监督。为便于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格式.使我国许可证格式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经贸部对进口许可证格式作了更新。  相似文献   

15.
产地证签证违规新动向应引起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扬州检验检疫局分别对两起产地证违规行为实施了现场行政处罚。4月16日扬州某外贸公司来扬州检验检疫局签发了一份普惠制产地证,后来需要更改第七栏品名内容,该公司擅自在已签发的证书上打上增加了款号、订单号,传给外商确认时遭到拒收。5月8日,某牙刷生产企业来扬州检验检疫局签发了一份普惠制产地证,在证书的第八栏打印的是"P",表现该批产品所用原辅料全部为国产。但扬州检验检疫局在抽查中发现,该批产品的原辅料有进口成分,证书上第八栏应打印"W" HS编码(四位)。上述两案例,前一例为某外贸公司擅自加添已签发产地证的内容,后一例为申请单位和人员瞒报产品原辅料进口成分。这两案例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也常有发生,一为申请单位填报内容有误或不真实而导致签证差错造成不良后果;另一种为在申请书、证书内填报打印虚假情况,伪造、变造证书。  相似文献   

16.
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由其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有数量限制或其他限制的出口货物通过签发出口许可证而实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中美WTO市场准入协议》对我国纺织品输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入世之后我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前景,人们普遍持乐观态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我国又具有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入世之前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已经成为我国的出口主导产品之一,在入世之后,不再受制于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羁绊,因而极具发展前景.事实也正是如此.据报道,截止2002年1-11月,我国输美纺织品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7%,一举成为美国纺织品的第一大供应国.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锦     
《大经贸》2000,(11)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全面推行电子签证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年初正式对外开展电子签发产地证工作以来,截至8月末,已有250家企业实行电子签证,产地证电子签证率在全国率先实现百分之百,使手工签证成为历史,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过去手工签证时,申请企业要将证单打好送到签证部门。由于证书经常出现错误,给签证部门和申请企业都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有时为出一份证书企业要往返多次,不仅影响了企业及时出口、结汇,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去年10月,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被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列为产地证电子签证5个试点局之一,经过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今年1月电子签证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纺织品出口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暂行)(简称《办法》)已经商务部审议通过,并商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同意,于2006年9月18日发布施行。2006年度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仍按《纺织品出口临时  相似文献   

20.
数据     
《进出口经理人》2009,(7):19-19
2009年1~4月我国纺织服装商品出口数据 2009年1~4月,我国纺织服装商品累计出口金额465.61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金额171.40亿美元,同比下降15.28%;服装累计出口金额294.21亿美元,同比下降6.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