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存在显著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入世后我国农业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十五”规划中有关农业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影响城乡的全局性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的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加速增长,预计每年新增13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更是影响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明 《农业经济》2003,(7):21-22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 ,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 ,因此 ,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整体上看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不平稳。这与农村二三产业尤其…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瑛 《农业经济》2000,(2):34-3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25亿人口中,有7096%的农村人口(1998)。据劳动部课题组推算,1994年全国农村总劳动力为447亿,其中农业有效利用劳动力199亿,转移到非农领域13亿,剩余劳动力约为11亿。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一直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滞缓了社会和经济前进的步伐,以至“公平”拖住了“效率”的后腿。为此,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紧迫的课题。一、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原因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  相似文献   

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劳动力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剩余数量大,整体素质低。据新华网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人口总量达127627万人,农村人口达到7956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43801,60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67.20%。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约有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增至2.5亿,而我国农村中占90%  相似文献   

7.
一、个私经济的蓬勃兴起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发达的客户市场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个私经济十分发达的地方,至2001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2万户,私营企业2.6万多家,从业人员67万人,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总量的95%。可见,个私经济真正成了台州经济的支柱。综观台州个私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一是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和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吸纳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也孕育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二是以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晔 《农业经济》2006,(2):35-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蓬勃的发展。然而,随着以往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又面临一次新的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天丽 《农村经济》2001,(11):10-12
四川省是内陆大省 ,又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 70 %以上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1 1 5% ,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1 3 0 0多万。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大 ,给四川省实现经济起飞、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久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就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而 ,如何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省现今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一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障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 3种选择 :一是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然而,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就不同。因此,探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历史成因,对于选择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原因及转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我国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永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4%.目前全市总人口为570万,其中劳动力人口362万,农村劳动力266万.据推算,永州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0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随着各种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变得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红 《农业经济》2000,(5):30-32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点,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理论和模型二战以后,围绕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如何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均衡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刘建进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各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也从4000多万[1]到2亿多[2],相差甚远。然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二律背反(一)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正、负”效应并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方面发展了农村的商品经济,改变了农村经济单一发展的格局,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及意识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负效应”也显露出来:(1)...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并且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并且愿意大量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转移,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  相似文献   

18.
陈慧 《南方农村》2004,(5):42-4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是制约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对劳动力转移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的转移,我国自80年代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打工浪潮。这种流动满足了流入地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同时也为流出地增加了大量的非农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然而,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却举步维艰。据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广东省从事第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黑龙江省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一方面有着传统农业大省的深厚经济基础,但另一方面却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面临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压力。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是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先决条件之一。在分析黑龙江省剩余劳动力现状与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全国有58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省农村年均人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还有86万户411.2万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要使这一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和微观的操作上,主要应做到“两减两加两提高”。一、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实行的是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占了约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