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咏军 《魅力中国》2010,(15):170-170
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配音是和整个电视生成的诸多因素相和谐的产物,与内容和谐,才能“言之有物”,与制作技术和谐,才能“传之声神”在电视配音中,只有和谐才能“声”动。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讲和谐”,人们自然会想到讲和谐的“大道理”,什么“重要性”啦,什么“团结就是力量”啦,什么“人脉修出畅通路”啦等等,这些不是不重要,但只知道理,只讲道理,并不一定达到和谐境界,有时反面会因居高临下地“指教”而招致反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谐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最近《人民日报》刊登的“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一文又深化了这一问题。当前我国的主流思维是和谐思维但不能排除异质思维的存在,我们应该以“和谐思维”引领和包容“异质思维”,采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思维”。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和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象征和力量源泉。2500多年前,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在西方文明中,“和谐”的理念同样源远流长,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2004年9月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来的重要理念和治国方针,至今已有5年之久。在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口号”中,除了包含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外,突出强调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在50句口号中,反复出现了5次之多。其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时代精神中,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也蕴含了“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和谐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大学生和谐成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需要站在和谐的高度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营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做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考核方式与其他教学改革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要达到师生间的和谐共振,必须懂得师德是师生和谐共振的源动力;“换位思考”是前提,“思维暴露”是基本保证。教师应追求“合力效应”,使师生和谐共振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王平 《乡镇经济》2006,(11):16-18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立和谐社会目标。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问题,“三农”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以和谐为基本出发点,全面论述了和谐“三农”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最后探讨了构建和谐“三农”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系统理论可以应用到思想领域,用业探讨使人的内心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个人应该通过修身使内心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政府也要“修身”。政府应当坚持“无为而治”,以“无我”的心态,行“无为”之事,按照社会的客观规律,引导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
强东妮 《魅力中国》2011,(17):284-284
中国现今的许多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以及中国外交的“表达”,可以用更加宽广的眼光和胸怀予以看待和接纳,例如和谐世界观的提出,在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和谐”、“和合”思想后,又在外交实践时充分体现着“中庸”的思想,应该超越以往国际关系理论或者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看待“和谐世界观”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从“思想”到“理论”的迈进。  相似文献   

11.
张昌 《魅力中国》2010,(23):386-386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体育“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最基本的途径,而构建高校体育和谐课堂更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孔子“和谐”理念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与现代和谐思想的共性,指出在构建“和谐党校”过程中对此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据近来所做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些主管的领导行为与工作价值都有偏重“人际关系”的倾向,欠缺“利他”与“创造”等高尚伦理属性,一些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的期望与公司实际执行企业伦理程度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可见,在不少企业中,无论是员工个人或公司组织均欠缺高度的伦理特性与文化。表面和谐非真正的和谐事实上,“表面的和谐”不是真正的人际间的和谐,而是隐藏有“逃避”与“敷衍”的假的和谐。主管们“假和谐”的人际行为有时候不容易被企业老板或高级主管识破,那时因为主管们、从”上司的外在行为颇能获得上司甚至老板的欢心。久而…  相似文献   

14.
罗勤 《中国西部》2008,(1):38-41
对于什么是“中国式”和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似乎更直接。成都,这个“和谐指数”上排名第11位的城市,乐在其中的老外们觉得,它的气质很和谐。  相似文献   

15.
当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目标的时候,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金融的和谐不仅表现为“自和谐”,而且表现为“共和谐”。区域金融和谐发展是一个“自和谐”与“共和谐”相融相洽的金融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性平衡过程,其基本维次是多方位、立体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之间有秩序有规律地完美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力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6.
涂薇  火冰  耿晖 《中国西部》2008,(1):50-55
在对“和谐指数”的相关采访中,多位专家、学者均不约而同地指出,“和谐指数”中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表面上被冠以“和谐发展”的巨大差距,实质上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差距。因此,“和谐指数”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它会误导人们把东部的发展模式作为唯一正确的发展模式,把东部的发展道路当成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一个充满温馨、具有亲和力的词语。“和谐”这一颇具东方智慧的词语进入了中国执政党的重要文件。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同时,“和谐”将对政府公共管理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乃是幸福之源。“和谐”有望成为2005年中国社会的流行词语。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我们追求的“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的和谐,但笔者认为“和谐”首先是思想、精神的和谐。要实现思想、精神的和谐,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对郴州北湖区而言,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将其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抓好。但也决不能盲目。在这方面,必须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项目不能一味求“大”。盲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和谐”现象——有可能引起的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也有可能引起人与人的不和谐,甚至“官”和“民”的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反过来会严重影响项目建设进程,影响经济发展,甚至最终违背项目建设的初衷。因此,在抓项目建设时,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摸清北湖区实际,坚持以下“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红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三地的旅游发展都是各自为战,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摩擦。要解决“红三角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和谐问题就要整合三地资源,构建“红三角”和谐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