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经济下,一国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要求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及我国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政府控制资本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发生冲突.而货币政策是内部均衡的基础,汇率政策是外部均衡的基础,如何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更好地协调起来以实现内外部均衡,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上涨的大背帚下,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货币均衡、利率均衡以及内外均衡等西方金融均衡理论,以便更有效地研究制定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冯彩  刘玄 《上海金融》2008,9(2):73-77
本文以斯旺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中突,并对内外均衡冲突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斯旺模型,这两种冲突的解决要求当前实行紧缩国内支出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政策的配合。因此,汇率政策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当然要解决当前经济内外均衡冲突,还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信用的非均衡表现为城乡、地区、国有一民营、虚拟一实体经济、内外经济结构的非均衡。金融信用的非均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因此,以金融信用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均衡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明 《金融博览》2013,(13):35-35
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同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MM-CM-BP模型来分析经济的内外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做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产出下降,物价下跌。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认为使用财政政策解决内外失衡时会出现政策矛盾,而货币政策则表现出较好的内外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流动性过剩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在协调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矛盾,分析在国外利率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基准利率水平、改变负利率状况以抑制通货膨胀;适度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流动性过剩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在协调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矛盾,分析在国外利率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基准利率水平、改变负利率状况以抑制通货膨胀;适度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9.
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一国政府单纯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同时追求内外均衡,则该国可能会面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例如,当一国处于通货紧缩与经常账户逆差的状态下,同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时,该国政府就会面临如下冲突:如果该国运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则由于进口需求上升,该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会扩大;而如果该国运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去缩小经常账户逆差,则通货紧缩会加剧。  相似文献   

10.
一、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1.米德冲突和政策搭配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1951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他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的支出调整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而不能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来调节外部均衡.  相似文献   

11.
吴慧元 《福建金融》2008,(10):25-29
在现代开放型经济中,一国宏观经济可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是一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我国在治理经济过热的过程中着重使用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本文主要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汇率、利率与套利资本流动存在着内在联系,我国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改革与金融市场改革时,应注意三者协调发展和整体平衡,寻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最佳政策组合,发挥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协同效应。为发挥金融改革协同效应,必须注重货币政策工具改革之间协调与配合,增强利率汇率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与利率市场化相协调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而推动货币内外均衡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信用的非均衡表现为城乡、地区、国有-民营、虚拟-实体经济、内外经济结构的非均衡。金融信用的非均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因此,应促进金融信用的均衡发展,并以此促进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走向均衡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不可逆转的取向。论文实证分析了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效果,剖析了影响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并存的可能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政策对解决内外部失衡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明显特征是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趋显和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而用于调整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之间则存在严重冲突。根据斯旺模型,解决我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问题,要求当前应实行紧缩国内支出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政策的配合,而从长期来看就是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实现资本项目有条件开放下经济内外均衡的关键,我国近年来汇率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权衡。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为视角,研究当前特定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关系,目的在于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汇率制度的安排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资金获得方式的异同将我国现阶段经济划分成典型的二部门经济结构,并从货币政策的外汇传导机理角度分析了这一格局产生的根源,指出虽然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对涉外部门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从应对全面开放条件下保持内外均衡的挑战来看,应逐步改变偏重涉外部门的政策取向,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惯性指通货膨胀受到随机扰动的冲击之后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是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特征。本文在构建一个包含通货膨胀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的基础上,引入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了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及福利损失问题。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惯性在提高了货币政策促增长的调控效果的同时,也弱化了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调控效果;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随着通货膨胀政策目标权重的增加不断降低。研究表明央行在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把握过程中,通货膨胀惯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无论价格型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央行给予通货膨胀目标较高的权重,均可以降低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电子货币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及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所面临的冲击,本文创新性地将电子货币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检验研究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货币供应量指标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是货币电子化趋势将逐渐凸显利率指标在应对电子货币冲击时的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电子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岑磊  谷慎 《财政研究》2016,(4):26-38
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家、零售商、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是福利增进的,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供给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潜在冲突,在需求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来稳定房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同时使用时,其最优配合策略是货币政策当局负责维护物价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当局负责维护金融稳定。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政策当局及其权限,确保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不同部门作出,以及成立政策协调配合委员会等建议,以实现两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