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备用信用证与银行保函作为国际经济交往中常用的担保方式,在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准确把握两者的异同,掌握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规则,有利于使用者在国际经济交往实践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在国家贸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备用证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许文浩 《中国外汇》2018,(20):58-59
对于利用保函/备用信用证实施诈骗的不断升级,银行需要练就更加专业的火眼金睛,不但在融资方面要提高警惕及识别能力,对简单的业务通知也需极为谨慎,以规避难以预料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5.
张丽丽 《时代金融》2009,(3X):64-66
<正>长期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格局少有变化,信用证等传统支付方式仍居重要位置。而在国际范围内,信用证的应用率已降至不足20%,O/A(Open Account,赊销/记账交易)、D/A(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Factoring(保付代理)等支付技术则大行其道,这一变化在发达国家尤为显著。可以说,信用证的问世和"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备用信用证从其起源,到其发展,都与独立担保制度以及信用证制度紧密联系.可以说,备用信用证是以信用证的形式发挥着独立担保的功能.因此,在制定备用信用证的法律规范时,可以借鉴独立担保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反应出的问题,可以参考信用证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殊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7.
阳群 《中国外资》2008,(4):19-20
信用证结算是银行介入到买卖双方国际货款结算的支付方式,是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代替了进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信用。信用证结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不信任感,并且还为进出四商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信用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广泛使用。然而,这种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贸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能使交易正常履行,又能使其结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8.
胡涛平 《新金融》2002,(1):29-30
一、信用证业务中的贸易欺诈 信用证业务中的交易欺诈是指利用信用证机制中的独立性原则,虚构贸易行为,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支付的商业欺诈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9.
朱宏生 《中国外汇》2012,(2):38+40-41
各有所长的保函与备用信用证,2012年是否还将延续以往的竞争格局?2011年是保函、备用信用证专业领域持续发展的一年,对中国的专业人员来说,2011年是值得回顾的一年。2011年10月国际商会秋季会议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10.
备用信用证贷款是由开证行承担独立、第一性付款责任的外汇、信用保证贷款,其担保的有效性决定了融资业务的低风险特征。认识备用证及其担保作用,明确业务性质,是确立信贷条件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必要前提,也是规范业务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国内信用证在贸易结算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信用证业务作为一种新的结算方式,一般的国内企业尚较陌生,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是很完善,有些行业规则如运输单据等也存在一些问题,都会给国内信用证的推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逐步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必将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罗志芳 《中国金融》1998,(11):26-27
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简称信用证)是现时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贸易支付制度和最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在信用证结算中存在诸多导致风险的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形式及防范措施,对于银行规避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03年第8期《中国外汇管理》杂志中刊登了题为“石油贸易信用证的特殊性和银行面临的困难抉择”的章。该的作从原油贸易特殊性及资金运用安全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原油贸易信用证项下单据审核及开立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银行把握的难点。对该反映的原油贸易中存在的特殊情况,笔表示认同,但对中提及的由此造成的一些信用证项下现存问题,笔持不同看法,愿与该作商榷。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遏制信用证欺诈保护银行自身利益的救济措施,信用证欺诈中的银行拒付权,已在许多国家的法律实践中得到了确立,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欺诈例外理论和默示条款理论,但基于银行在信用证制度中的地位和信誉,在实际业务中银行的这一权利应当谨慎地行使。同时,我国相关规范信用证欺诈中银行拒付权的规定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