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阮利民 《广西经济》2007,(12):57-57
百色市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积极为非公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推动全市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11月.该市实有私营企业2250家.从业人数49687人,实有个体工商户82955户.从业人数114914人:完成非公经济税收20.8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49.09%:非公有制工业企业850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53.87%: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企业11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6.29%:产值超亿元的达21家.占全市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数的55.26%;非公企业获得自治区名牌产品14个,占全市名牌产品的63.64%。  相似文献   

2.
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在日前召开的工业强省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在《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00户以上:同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须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贺斌 《广西经济》2010,(2):48-50
一、钟山县工业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钟山县已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11935万元、工业增加值6845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44589万元(2008年报数)和全部工业增加值257402万元(2008年报数)比重分别为32.9%和26.6%,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分别上升6.9和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虽然还不是主动力,但其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成都经济发展》2006,(2):61-64
农副产品加工业信息 一、成都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不仅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市现有规模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30多家,实现产品销售收人311.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0.31%;完成增加值1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32%;实现利润1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21.6%。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281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4亿元,占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60.8%;完成工业增加值101.5亿元,占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74.6%;实现利润1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利润的80.8%。成都拥有一批如正大、统一、希望、通威、蒙牛等全国知名企业,其中正大、统一等30多家企业2005年销售收人均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5.
蒋林海 《广西经济》2011,(2):106-107
灌阳县工业基本情况 (一)工业总体情况。灌阳县现有工业企业2386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33.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3亿元。县工业集中区获批为自治区B类工业集中区。2009年招商引资16.1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5.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8.9%,拉动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情省力》2008,(5):34-35
毫州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小市.长期以来工业短腿一直是全市经济奋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工业企业少,门类杂,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缺乏新型的现代企业,致使我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234家,个体工业有1.7万余户,全社会实现工业增加值74.45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6.78亿元,同比增长36.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7.67亿元。同比增长12.7%。  相似文献   

7.
李兵 《广西经济》2007,(9):52-53
一、马山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马山县现有工业企业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这些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泥、机制糖、小钢磨、硅锰合金、酒精等。2006年以来,马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攀升。2006年,马山县工业总产值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5.60亿元,同比增长2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5%。从今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增幅较大,排位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许春珍 《特区经济》2005,(1):138-139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小企业数占安徽省企业数的99%,8成以上的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占全省工业的3/4和40%左右。安徽省采取了多种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赵京源 《中国经贸》2012,(12):117-117
黑龙江省把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个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六大新兴产业企业单位72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26.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9%,同比增长17.2%,开始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0.
一是形成了规模优势。目前嘉兴市拥有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制造企业共计2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1家,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9亿元,增长33.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6亿元,增长39.7%,实现利润4.49亿元,增长67.5%,上缴税金1.58亿元,增长36.3%,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增幅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行业平均增幅9.8个、23.8个和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1.总体态势——工业企业生产和利润逐年增长,但2007年较2006年同期有所回落。200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较2006年有回落的趋势。2000年以来,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增幅均保持两位数以上水平,其中2007年增长29.15%,较06年同期(31.53%)有所回落(见表1)。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1,(8):76-76
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1.48%。  相似文献   

13.
谭燮良  王华 《浙江经济》2006,(12):52-53
“十五”以来,杭州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越过5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45.6%;电子通讯、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电358度,同比下降0.6%;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5.1%;工业经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导,江东、临江、临平、钱江等工业园区为新增长点,区县(市)工业功能区块为基础的工业格局;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最近公布的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有42家企业集团上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一位,其中大多数为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北海有银河、恒基伟业、新未来、北辰、深蓝科技、桂能、卓群电子等28家电子信息企业,200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亿元,同比增118%;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111%;出口交货值2703万美元,同比增2680%;利润总额8758.7万元,同比增6.7%。五年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0,(6):77-77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31.0% 1-4月份,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86.48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1.0%。轻工业完成1884.63亿元,增长19.3%;重工业完成7001.85亿元,增长34.6%。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95.3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6.2%。  相似文献   

16.
宁海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目前,宁海县有各类工业企业425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479家。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93亿元,销售收入114.64亿元,实现利税12.8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7.9l亿元。  相似文献   

17.
黄勤勇 《广西经济》2013,(10):56-57
崇左市大新县工业由四大行业构成:锰业、糖业、电力业和化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共有23家,其中锰企业16家,糖企业2家,电力企业2家,化工行业2家,其他1家。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8.68亿元,同比增长10.75%,占全年计划102.5亿元的86.52%,增加值完成38.62亿元,同比增长16.32%。其中:锰加工业产值完成59.26亿元,同比增长9.85%,完成工业增加值25.84亿元,同比增长17.83%;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来,灵山县积极培育资源型、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9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92亿元,同比增长58.04%;工业总产值26.67亿元,同比增长33.74%;工业增加值8.06亿元,同比增长34.46%;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8家。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情省力》2005,(2):28-28
据安徽省企调队对八大行业1100多家企业的景气调查结果表明,一季度我省企业劳动力需求保持平稳。全省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6.2。比上季度上升0.1点.已连续七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反映一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和持平的企业数占到了被调查企业的81.5%。八大行业中,与上季度比,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08,(5):59-59
作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和推动工业结卡句调整的重要力量,中小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企业(年销售收入小于500万元)在西湖区工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初步统计,全区155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共拥有从业人员2.21万人,占全区工业企业用工人数的49.7%,西湖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留下、三墩、双浦、转塘等农村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