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1,(11):216-2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是传统文化由传统方法保护转变为特殊权利方法保护的例证,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范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疑将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国内法依据,而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国内法渊源。当下,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在欢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各省(区)保护条例的出台,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亟待本省法律条例的支持与保障。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对照国家以及各省法律条例,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条例的出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宏飒 《北方经济》2010,(22):27-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要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商业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等诸多关系,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必将积极促进文化权利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5,(2):99-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一般公共产品特性及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作为非遗外部性解决手段的政府干预,重要表现是通过法律制度或公共管制在界定产权或削减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行政法调整非遗保护的典型,必将对鼓励和保护非遗正外部性产生深远积极影响,但其缺点是难于兼顾对私权的尊重。日本、韩国"文化财产"概念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资产"概念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西藏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尤其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在最近十年出现了整体的转型倾向,那就是基于信息化发展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的出现不仅仅给出版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而且在社会的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数字出版与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着力,力求探索出一条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结合贵州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探讨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健全机构,组建一支专业的骨干队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档工作;做好传承人挖掘、保护、培养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并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淑娟  唐德彪 《魅力中国》2010,(34):164-165
本文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同题,最后探讨以法律的视角和手段来寻求有力的策略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郑颖 《发展》2008,(12):120-120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自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社会的必然产物。由于工业化的大发展造成了非物质文化艺术逐步消逝。通过农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浅析了农村现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志友 《魅力中国》2010,(7X):252-252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它既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更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以行政性的保护为主,以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并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尚欠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予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弥补现有保护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陈娥 《理论观察》2013,(3):82-83
随着经济发展和审美消费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本"成为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争相掠夺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保护和立法保护为主,而在司法诉讼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具体类型出发,探讨外国的保护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借鉴他国有效的制裁保护制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中引入公益诉讼,针对我国目前诉讼制度存在的障碍,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朝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分析实施建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收藏工作;设立传承机制,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重点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朝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3.
鄂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统的保护方式不足以满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本文结合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及特点,分析了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重点探讨了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构建,论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框架下如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王大为 《黑河学刊》2012,(5):43+78-43,7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原则才能使保护真正落到实处,使更多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07,(10):30-30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沿袭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证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高校应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和提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研究;鼓励大学生传承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以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和知识产权制度层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1]实施以来迎来的一个"文化遗产日"。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保护公约》)在巴黎正式通过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以一种全新的面孔展...  相似文献   

19.
于楠楠 《魅力中国》2011,(10):365-365
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已经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知识产权在反对非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该发挥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维吾尔族民间组织起着传承民族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唤起民众文化自觉等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积极作用,是保障维吾尔族传统民族文化持续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