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价为何不断上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毅 《中国物价》2004,(10):12-14
近年来住房价格一路攀升,引起了人们议论纷纷,也引起了人们对房价涨升的合理性质疑。其实从长期看,房价肯定是要持续上升的,这是由住房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只不过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一些特殊国情原因加快了房价的这种上升。下面就从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住房产品特性和我国特殊国情两者是如何引起房价持续涨升的。  相似文献   

2.
房价上升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波动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与资本的集聚带动了房价上升,而房价上升对人口与资本的增长又存在负反馈机制。本文分析了高房价对我国城市化的阻碍作用,认为稳定住房价格有利于城市化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住房价格涨声一片。大中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带动中小城市房价也普遍上涨。据资料显示,北京、广州房价均价达到8000至9000元,上海最高均价达到4万元以上。高房价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突出问题,城市居民尤其是住房困难群众越来越难以承受日趋上涨的房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实际,引入土地供给和制度政策变量修正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构建误差修正模型,选取北京市2000—2007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住房价格波动的决定因素,并探讨制度变迁和政府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分析表明:(1)长期来看,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变量之间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土地供给和金融制度也对长期房价走势有显著影响。(2)短期来看,住房价格的波动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以及住房市场的内在调节能力;土地供给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而住房资本使用成本、收入和贷款等需求面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2005年以来北京市住房价格向均衡水平的调整速度明显降低,外部冲击将造成实际价格对均衡水平的持久偏离。  相似文献   

5.
赵晓康  王蕊 《中国市场》2009,(35):72-73
当前我国房价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很多大中城市居民的不满,根据国际通用的房价合理性判断标准,从房价收入比和房价上涨速度两方面来判断我国房价的合理性。经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住房价格不够合理,因此合理住房价格水平,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的"总理房价"是4830.7元/平米。北京的"总理房价"应为4387.07元/平方米。武汉的"总理房价"仅3162.67元/平米。人们不再关注房价的时候,房价真的就算到底了。降房价不是调控的唯一目的,但是房价绝对是楼市调控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调控成败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调控问题无一不是房价还能降多少?房价理性回归要到何时?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全国商品住房的房价要降下来很难,体现在价格方面还会稳步上升,但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城市除了较好地段的住房价格坚挺并有所上扬外,大部分住房的价格会适当的下降。这种下降是以各种形式的优惠来实现的。虽然多家银行对二套住房的优惠政策全面取消,但是它不会导致商品住房的价格的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7)
住房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质量、生活水平以及家庭的财富总量,而且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探明住房价格波动的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传统经济学的思路出发,通过对经济基本面CPI的解读综合考虑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来对房价波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上海房地产价格突然飙升,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对于上海房地产房价上涨的原因、未来房地产走势众说纷纭。 很多房地产界人士和普通的上海市民对去年以来上海的房地产发展状况看法不太一致。房地产界的人士大多认为,去年上海房价虽然增长很快,但属于正常状况,上海市民也完全有能力支撑起迅速增长的房价,2004年上海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但有些上海市民则认为房价涨幅过高,已经超出普通上海市民的支付能力。很多市民急于买房,是担心如果现在不买房,以后就再也买不起房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上海房地产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上海政府部门究竟怎样看待去年一年上海房地产状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预期对房价波动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不同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式纳入到住房价格决定模型之中,综合比较了各种有限理性预期模式与住房价格决定及其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利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0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房价预期是房价决定及其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洁 《商场现代化》2005,(29):201-202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文件,由此引出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先分析了政府有没有必要对房价进行干预,把这一问题归集到目前的房价是否偏高,而后通过三个指标得出房价是偏高的,所以政府为了协调各方利益也必须对商品房价格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房产价格高速增长,已超过中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从2003年开始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房价依然上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上涨、政府每次出台的政策是否切中房价上涨的要害,房价为什么还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3.
小学就近入学的政策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导致重点小学周围住房需求的高涨,开发商和中介商借机着力宣传能够入读重点小学这一点,造成了重点小学周围住房价格明显偏高.在分析影响住房价格的基础上,文章首先给出了研究房价的一般回归模型,并得出研究小学教学质量对房价影响的回归模型.我们基于北京市海淀区43所小学及其周围学区房价格的数据,统计回归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流重点小学周围的房价比二流重点小学高出6000多元/平方米,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常显著的;此外小学所处位置对房价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乔林  初春莉 《商业时代》2012,(16):126-128
本文通过建立住房价格影响因素模型,利用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33个城市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我国住房价格高涨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因素贡献度方法衡量各影响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实现住房价格平稳的途径。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和收入增长是影响住房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土地市场的"紧平衡"和住房总量中保障房比重过低使我国住房市场呈现出结构性失调的特征;此外,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投资投机行为也是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经营》2013,(4):135-138
中金公司:雷声过后大雨至1.房价控制目标:不搞一刀切,有紧有松;稳定房价是关键。此次调控通知中,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除去了保障性住房,避免了地方政府"掺水"调控执行,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通知提出,对存在住房供过于求等情况的城市,也应指导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市场稳定,意味着政府意识到全国市场存在冷热不均的状况,房价下行风险高的城市(主要是三四线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价格理论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交易税新政对房价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研究表明,短期内交易税的提高必将引起房地产交易成本的上升,并带来住房价格的上涨,但是交易税推高房价的影响在长期内将会弱化。  相似文献   

17.
试析银行信贷对住房价格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调控住房价格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银行信贷的作用。本文试图在分析银行信贷活动与住房价格关系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近年来房价上涨的信贷原因,并提出有效发挥银行信贷对房价调控作用的措施。一、银行信贷活动与住房价格关系的一般分析 (一)从供给方面分析信贷活动与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文件,由此引出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先分析了政府有没有必要对房价进行干预,把这一问题归集到目前的房价是否偏高,而后通过三个指标得出房价是偏高的,所以政府为了协调各方利益也必须对商品房价格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西安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从过去不足8平方米,迅速提升到20.6平方米,房地产业的振兴也为西安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住房价格的矛盾显现端倪。按照国家发改委监测中心的要求,我们对西安地区的城市住房价格采取了深入住宅区发放调查问卷,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到相关部门调研,走访不同阶层居民以及在《西安价格信息网》开展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调查。现综合各类房价信息,对城市住房价格上涨的成因剖析如下:一、住房建设成本增加是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随着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资源价格改革的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二手房为研究对象,利用Hedonic模型对该地区住房价格梯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住房价格梯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从昆明市中心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住房价格梯度不同且均为负,呈现出房价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影响昆明市住房价格梯度的主要因素为次中心、环线位置、轨道交通、与市中心距离、公交条件,次中心和轨道交通对房价梯度有消极影响,且次中心对价格梯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