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山东省各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改制及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壮大,劳动用工主体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呈现类型多样化、用工形式复杂化、运行市场化、调整法制化和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明晰化等特征,导致劳动关系协调,以及劳动争议处理都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探讨如何系统评价劳动关系状况,以便及时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引导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市场经济同处于转型期的劳动关系,正处于巨大的制度变迁时代。当前我国现有劳动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配套的法规依据。劳动争议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一种对抗性矛盾,也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劳动争议的矛盾固然可以转化,然而,当事人任何一方的不当行为,往往促使矛盾激烈化。因此,把当事人之间的协商机制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基础性程序,坚持协商原则,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发挥企业在预防、协商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劳动关系主体利益越来越多样化,造成劳动争议数量的增多。劳动争议的高频发生使劳动关系矛盾成为各类企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人员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社会劳动关系动荡。目前集团公司的劳动关系风险处理机制属于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如何将劳动关系争议扼杀在萌芽中,将是集团公司在劳动关系管理实践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除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完善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外,构建一个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是集团公司维持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人员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念,并阐述了构建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相应原则,最后提出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整个构建框架,希望为集团公司及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首先要解决的是诉讼主体的确定;只有正确确定了诉讼主体,才能依法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5.
国家责任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公平效率理论为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流劳动争议案件及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是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现实动因。借助于《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各地都在进行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实践探索,并在购买内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但却面临着合法性获取、实施程序、监督及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困境。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路径优化既要构建衔接有序的法律体系,加强实施流程的规范化设计,又要完善监督及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国内外劳动争议相关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利用人社部社区直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所处地区、行业会显著影响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员工受教育水平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税后劳动报酬对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劳动争议机构的设立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并重新设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制.同时建议建立劳动法庭.改革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利于劳动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企业人力管理中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劳动争议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重要性无庸讳言,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不可或缺。本文将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国外处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并对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单独立法;二是完善审判组织制度;三是扩大劳动争议促裁和诉讼的客体范围;四是要建立或裁或审的诉讼模式;五是要加强调解制度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76次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在加强协商、分类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明确和解和调解协议书效力、加大劳动关系三方对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规定》的相关内容,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现就《规定》中大家共同关  相似文献   

11.
刘杰 《大众商务》2022,(6):272-274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各类劳动人事争议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当前阶段,导致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用工方式多样化、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不完善、职工维权意识提升等方面。为了更加合理、公正的解决事业单位中出现的劳动争议问题,应从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关系转向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劳动人事仲裁司法化、完善劳动人事...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纠纷的增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采用199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劳均劳动争议案件数与劳均资本存量显著正相关、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劳均资本存量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劳动争议增加将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资本深化现象,而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并且资本深化在劳动争议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置能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关系主体显现,调节手段多择化;但劳动争议增多,劳动关系稳定性差,需要进一步探索其调整模式,原则是降低劳动关系调整成本,提高效益;推行产业民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我国"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其带来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劳动争议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制度,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地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用人机制的转换,劳动人事争议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高校劳动人事争议问题背景日趋复杂,以高校工会为主体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亟待建立。构建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才能最终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毕业前的在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能否表明双方依法建立了劳动关系?如果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大学生能否得到劳动法的保护?理论界莫衷一是,在实务中,各级法院对此类案件的态度不同。本文认为,只要毕业前的在校大学生实质上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形式上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关系的建立,就应当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许多争议,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争议的焦点。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关系排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如果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长远看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劳动者权益。同时我们还需要从企业出发,我国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是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故在企业要形成一种优秀的企业家文化,真正从源头来减少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本文将从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特点出发,结合我国企业自身情况来论述如何创建一种优秀的企业家文化来维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9.
张锦瑾 《大众商务》2010,(8):224-224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之一。但我国过去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不少缺陷,虽然新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基本立足于我国实际,在一些制度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产生了新的变化。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日趋复杂。因此,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琼 《大众商务》2010,(10):250-250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理论界对此没有争议,但对医务人员的范围却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学者们对医疗机构的党政后勤人员、实习生、脱离相应的技术设备私自行医医务人员是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存在争议。笔者将对上述三个争议点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