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优先”已被列为“十二五”就业规划的方针和主线。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把“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贯穿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就业形势,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正日益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就业优先"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就业优先"列为"十二五"就业规划的方针和主线。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正日益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是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大力实施使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工作可圈加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颖鑫 《中国就业》2010,(5):47-47,4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保障》2010,(8):14-17
在“十二五”就业规划的编制中,专家们纷纷要求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基层就业成为扩大就业并实现充分就业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11,(2):4-6
促进充分就业列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3,(3):4-4
2月21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讲话中强调,要把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地摆在全系统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会上,尹蔚民首先肯定了去年就业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角色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稳步推进,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是实践"就业优先"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将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路径。"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复杂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就业优先政策是新时代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具体体现。就业优先政策体系是一整套的就业政策体系,手段多样,受益对象广泛。当前,就业优先政策存在政策安排与就业总目标不协调、三分割制约政策整体效能释放、金融政策凸显总量和结构矛盾、现有政策滞后于就业灵活趋势及失业保险政策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最大程度释放政策体系效能,尽快完善政策体系,实现精准施策,重点施策,稳定施策,建议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优化就业支出结构,按照居住地确定就业优先政策扶持对象,完善就业财政补贴政策,畅通传导机制,强化金融政策促就业效能,加强政策对灵活就业的支持、规范和保障,改进失业保险补贴政策,扩大资金受益面。  相似文献   

11.
"就业优先"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就业优先"战略在我国提出的深刻背景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落实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选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飞速进步催生的用人需求与重点群体职业能力的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就业》2020,(1):56-56
关键词:就业优先政策我国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既考虑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核心考量指标,也强调实现劳动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虽然已经提前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指标,但在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过程中,依然要把“稳就业”作为主战场,防范各类经济内生风险因素和外生挑战向就业领域传导,带来衍生性压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要求新时期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队伍的主力军,如何稳定高校就业、健全更高质量的高校就业工作指导体系是国家"六稳"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决胜"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就业的重...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国就业》2020,(4):56-56
关键词:疫情就业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带来明显的影响,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鼓励灵活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长效机制,将其列为政绩考核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议加强对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失业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16.
蔡昉 《中国就业》2017,(4):10-12
2016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已连续5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200万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把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3,(3):8-9
第一部分——年度重大事件观点选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确定的就业优先战略,是各级政府和领导筹谋民生发展大计所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担当意味着责任。2月下旬,在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尽之际,青海省西宁市市长王予波即对全市就业工作进行了重点调研。王予波市长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听取汇报,全市就业工作给他的总体感觉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辛勤努力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市县区就业工作基础扎实,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印象深刻,为促进全市的经济发展、民生的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本市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方面,工作程序到位,推进措施得力,实际效果明显,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2):7-7
一、就业优先战略纳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和政府考核体系 不少地区将“就业优先战略”纳入本地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出台本地区就业促进专项规划或地方性法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素质就业、公平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有的地区把规划重点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制定对市、县两级政府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一方面推动就业工作,另一方面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新疆就业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谋划好就业这篇大文章已成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民生难题。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这充分体现中央对新疆就业工作的高度关注,也为做好新疆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