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相木博士的学术专著《中国乡村地权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地制度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中国乡村地权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与苏南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静华  汤茂林 《农村经济》2005,(12):103-106
苏南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主要发生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那么,可否这样认为:制度环境变迁在小城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着眼点。如果结论成立,结合小城镇发展中几项具体制度的变迁,探讨制度变迁边际关系规律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指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苏南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制度层面寻求未来发展的对策就有了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发展与全球化浪潮加速了苏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传统苏南乡村发展模式出现了变革,苏南乡村发生了经济、空间和社会的多层面转型,乡村经济形态由内发型转向开放型并带动了县域经济迅速崛起,乡村经济空间由分散走向集中从而促进了乡镇工业园区快速成长,传统乡村向城市化乡村转变进而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乡村转型的主要调控措施是乡村重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制度改革和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从文献的角度梳理了从集体化运动失败以来的农村集体地权演变及农业绩效。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地制度改革,由此带来农业绩效的大幅提升。建立在集体所有制之上的农村土地制度,地权的稳定性严重制约着农业投资和资源配置,还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为达成农业现代化对规模化的要求,土地市场发展及其特征的研究大量涌现。针对农地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各路学者从集体所有权、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国有化和完全土地产权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静 《中国农史》2008,27(1):79-85
土改结束后集体化高潮前,农民土地产权个体私有的地权制度得以建立,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在不同的劳动者之间流动和转让。本文通过对土地买卖和祖佃关系的原因和作用、阶层构成主体、规模和形式深入系统地分析,得出结论:1950年代初期的地权市场广泛存在,并且日趋细密化和复杂化,其作为调整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配置功能日趋强化,相应的其转移家庭和社会财富从普通劳动者向地主、富农集中的阶级分化功能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上海开埠后,苏南地区蚕丝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最重要的农村社会经济生产方式,蚕丝生产改进加速了近代苏南农村传统生产结构的瓦解与革新,使其步入近代化之路。新式专业化的蚕种生产冲击了农村中传统土种生产;先进的机器缫丝生产方式替代了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大规模集中性工厂化生产方式瓦解了原旧有的分散家庭性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笔者近二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以中国传统社会经济视野对地权制度及其演变与作用进行系统性考察与综合论述,构建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解释框架。从私有产权、法人产权、国有产权与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层面形成土地产权形态理论,以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典权为中心,明辨各种地权交易形式及其历史演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地权市场与家庭农庄的关联与相互影响,并从历史实证与理论逻辑上反思佃农理论、平均地权等旧有成说,揭示与西欧经济道路迥异的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质及其近代转型困境。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引致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变化的因素。农村土地制度被看作是村庄集体决策的结果。土地调整的正面作用是为村民提供一个收入保险机制,负面作用是降低地权的稳定性,损害村民对土地的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每一次调整都涉及较大的谈判成本。一个村庄是否调整土地是村庄集体在权衡正反面影响之后做出的决策。由于这些影响受当地的经济条件,如土地禀赋、收入水平、非农就业机会以及税收等因素的影响,地权稳定性的变化呈现出诱导性的特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几个假说,并利用4省83个村的调查资料对它们进行了计量检验。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形成了相当灵活的地权流转机制,租佃制尤其是一田两主呈现出土地利用的多层次性及权益分配的多样性。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促使这一流转机制发生了重要转变,其关键是地权结构的简约化,尤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南,土改中的租田处理、地权再造与地权观念的变化,影响着农村的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和权力构成,奠定了新中国土地产权结构的基础,其经验对处理当前农地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诺斯创立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学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两人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解,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制度变迁理论,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新综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上海开埠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和工商业、金融中心城市,毗邻的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受此促动,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上海的内外贸易和城市经济,推动了苏南浙北农副业的发展,促使棉花、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相应形成几个生产相对集中的产区;与此同时,原先面向国内市场以丝、棉织造为主的农村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发生剧烈变动,呈现转向国际市场、附丽于进出口贸易的新趋向。这些变化反映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体现了近代都市和周边农村互动的双向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5.
郭振宗 《农村经济》2003,(11):71-7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村集体企业遵循“渐进式”改革的逻辑 ,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企业制度变革 ,尤其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变革速度明显加快。本文以乡村集体企业产生的根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分析乡村集体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对“集体所有”的逐步偏离 ,以及这种偏离的理论和现实原因 ,并试图得出一些对乡村集体企业进一步改革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一、乡村集体企业产生的根源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建国以后 ,我国通过发展农业初级社、高级社进而人民公社 ,建立了以土地集体所有为核心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为了发展和壮大集体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兵团承担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性,其农地制度变迁历程与其他农垦企业及我国广大农村都不同.本文试图从土地的产权制度、农业生产资料制度及农场收入分配制度三个方面阐述兵团农地制度的变迁历程,为农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和自身缺陷,指出当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产权主体的信用社社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民主管理,出现经营的多元目标冲突。并通过对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的分析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是其制度变迁的可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新进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新进展,并将此制度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林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考虑目前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绩效具有滞后性,着重分析了此制度变迁对农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增加、林农税费负担降低、林地流转价格上升等短期绩效,并对此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一直是我国百年乡村建设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公共空间对乡村建设而言意义重大。通过对民国时期苏南地区乡村建设运动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民众茶园、农事展览会/陈列馆(室)、民众图书馆、民众公园与体育健身场等形态,发挥着社会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文化革新、组织民众等功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公共空间的发展实践对当代的启示有:围绕乡村公共生活紧扣群众需求发展空间,结合多元媒介及文化服务挖掘空间的复合多功能,空间建构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空间发展中新社会动员模式的生成等;从空间形态、空间功能、空间发展策略等方面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公共空间、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动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