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进海淀     
苏叔阳 《中关村》2005,(11):116-116
爱祖国、爱家乡,是永恒的主题。越是在喧嚣嘈杂的现代社会,越该倡导这种情怀。这里编发一组海淀“居民”咏海淀的诗文。  相似文献   

2.
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实质上是相对封闭的微软、Palm与相对开放的Symbian、Linux两大阵营之争.现在的市场,Symbian所代表的开放暂时占了上风,但是微软的努力让这种领先看起来不是那么稳固.而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给微软带来机会的很可能是3G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弓猛 《信息产业报道》2003,(10):104-106
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实质上是相对封闭的微软、Palm与相对开放的Symbian、Linux两大阵营之争.现在的市场,Symbian所代表的开放暂时占了上风,但是微软的努力让这种领先看起来不是那么稳固.而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给微软带来机会的很可能是3G的来临.  相似文献   

4.
学习后的懒惰中关村是一个写入历史的名字。这里有清华北大,学子成群;这里有中科院所,精英荟萃;这里有万余个高新企业,英才卓越……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中国的未来——不论是思想、文化,还是经济、科技,这里正为21世纪的中国积蓄着力量:这里是中国的科技中心,而科技在本世纪更加成为一个国家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5.
本以为<电子警察专题>用一期就可以将该谈的话题谈完,没想到在篇幅上用了三篇(<应用篇>、<技术篇>、<市场篇>),没想到越深入地了解其产品、市场和应用,越觉得需要把很多话题分解开来去解读.但这已不是一个专题的使命,所以有些话题专题未涉及,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过江通道——"五桥一隧"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南京"绕越高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四桥与绕越高速东南段以及宁淮高速、宁洛高速、南京长江三桥,及同步建成通车的绕越高速东北段形成完整的高速公路绕越环线。从南京交通规划图上可以看出,长江四桥将江南沿江公路和江北沿江公路相连;将宁启高速公路贯通南京城区及南京南方城镇;将宁杭高速公路直接贯通江北公路网;它也为沪宁高速与宁连、宁通、宁淮、宁埠等高速公路的联系提供了另一个方便的途径,同时将大大减轻二桥的过江压力,使南京交通更加畅通。  相似文献   

7.
微软的雄心     
《信息产业报道》2003,(4):20-21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一到北京,就与中国计划委员会签署了一个超过62亿人民币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微软领袖盖茨也亲临北京,同样这次财大气粗的微软也按中国这个礼仪这帮的风俗,携来了厚礼--“开放源代码”。也许我们还无法预测微软此次“开放源代码”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中国国家信息安全、Linux 发展和微软在中国的市场格局到底带来哪些影响,但我们从微软的近期的种种行为中,至少看到了一种姿态,一种要融入中国,一种要全面介入中国的软件业的姿态,微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中关村》2007,(2):41-43
西昌是一个特殊的地方,70年前的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大小凉山的佳话流传至今,今天西昌是中国高科技的代表,拥有世界最尖端科技的卫星从这里奔向太空。  相似文献   

9.
明星 《中关村》2011,(11):24-28
举目四望,中国拥有世界增长最快、庞大而高度统一的新兴产业市场。未来十年,中国的增长机会将是巨大的。而中关村是改革开放、市场开放,特别是科技民营企业的先锋,甚至是全球密度最高的人才特区,按照赵凤桐书记的说法,这里将会影响全球的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0.
曾洪 《信息产业报道》2002,(7):47-47,50
Linux是一个源代码开放的自由软件。它既奇小无比可以正常工作的内核程序在1兆字节以下;更为重要的是在安全性方面开放源码的Linux比微软的Winduws更强。同时又可以无限扩展网络上传播着的大量应用软件可运行在这个系统上,面绝大多数的软件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更为要命的是,就连最为核心的Linux内核山是开放源代码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愿意遵守规则,都可以免费在原有程序上加以修改,制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来……  相似文献   

11.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产业报道》2003,(4):18-21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一到北京,就与中国计划委员会签署了一个超过62亿人民币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微软领袖盖茨也亲临北京,同样这次财大气粗的微软也按中国这个礼仪之帮的风俗,携来了厚礼——“开放源代码”。也许我们还无法预测微软此次“开放源代码”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中国国家信息安全、Linux发展和微软在中国市场格局到底带来哪些影响,但我们从微软的近期的各种行为中,至少看到了一种姿态,一种要带入中国,一种要全面每时介入中国的软件业的姿态,微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新起点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 30年来,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5月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时讲到的,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的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至世界第四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实质上是相对封闭的微软、Palm与相对开放的Symbian、Linux两大阵营之争。现在的市场,Symbian所代表的开放暂时占了上风,但是微软的努力让这种领先看起来不是那么稳固。而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给微软带来机会的很可能是3G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2002电信迷局     
《信息产业报道》2002,(4):14-15
2002年对于移动通信市场来说注定将是不寻常的一年. 中国在世界的一片关注中,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从申奥成功到中国电信的南北拆分、从中国足球闯入世界杯到加入WTO等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举措,而总总一切都鲜明地指向一个目标:中国将朝向一个开放的、完全竞争的、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16.
毛志成 《中关村》2014,(5):108-108
在这里应当说明:我只希望从全体国民中造就出众多的“思想者”,而不是刻意强调造就出少数具有非凡之意的“思想家”。思想者和思想家两者的区别很大,前者从芸芸众生中就能产生、形成,并且可以成批、成群;而后者。无论是产生还是形成都必须具备极为特殊的条件,而且最终也永远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7.
冯又松 《中关村》2013,(6):112-115
杨再春写书法是靠"三余",即下班工之余,开会时之余,星期周之余。杨再春说:"越是大家,读书越勤奋。或许可以这样说,凡大家没有不勤奋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产业报道》2002,(2):28-30
张江一夜成名 乘着上海的2号线地铁,从人民广场出发,坐到地铁的终点站,列车从地下缓缓地开到了地面,给记者的感觉是一下子脱离了上海市区的拥挤和嘈杂,仿佛来到了一个安静和广阔的郊区,这儿就是现在提到半导体制造业就会提到的地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这里的建筑比市中心的建筑稀疏,都是矮矮的,但是就在中芯国际矮矮的制造工厂中,IT制造业的中枢神经元件--芯片正在一颗颗地下线.  相似文献   

19.
从技工到总经理 1989年8月,满怀创业激情与理想的杨伟强,应聘进入东莞渝利精密实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杨伟强找到了职业的立足点,从电脑维修工升为技术部副主任、主任、生产部车间主任、生产部经理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从技术部到生产部的跨越中,杨伟强学会了管理与计划,为其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占远 《中关村》2005,(9):132-133
历史的心脏打开南京的历史,我们不得不为其文化的厚重而感慨:追索南京,我们不得不为一桩桩跌宕起伏的故事而萦绕。是啊!历史竟然在瞬间越过了1700 年。驻足在那里,你可以从雨花台的石头上寻到开元“越城”的汗迹,亦可以在中山陵听到中山先生的教诲。然而,在南京城历史延续中,通过那些实实在在的建筑,为我们展示了有关文明的进程,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记载此时社会的建筑,同时,也逐步雄厚起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