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管理,也就人力资源管理,是诸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个基本要素。在一个单位中,若能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那么这个单位就一定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反之,如果员工怨声载道、人心涣散,那么这个单位的前景便岌岌可危了。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这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能本管理的涵义,然后阐述了“能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管理中的应用,并从选人、用人机制和领导机制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难点是劳动力的转移,而要突破这一难关,有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是建立一种体制,一种让人自己去谋生的体制,彻底打破就业由政府一包到底的传统体制;其次是要培养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人。政府在就业方面要作出诸多努力,但最突出的还是培养出一批人,这是一批能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有了这些人,就会产生就业机会;再次是社会、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就是职工失业后,不是留在企业,而是由社会、政府管理起来,这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最后是要想转移劳动力,就必须筹集转移资本。  相似文献   

4.
《经济纵横》2007,(11):71-72
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多年的朋友认为,好的人才应该从那些经常跳槽的员工中去寻觅,找到合适的,然后用好的条件留住他,必定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人多能够经常性跳楷的人走两个极端,要么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要么是非常平庸的人,聪明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用自己的眼光,去寻找前者,然后留住他们。你是怎么看待那些经常跳槽的人的呢?如果要根据他跳槽的原因来不同看待,那么,又如何做到能真正了解他跳槽的原因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六百实业公司经过四十三年的实践,特别是近二年的大胆探索,着眼于强化对人的行为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程序管理,确立了“靠管理出效益,靠管理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企业凝聚力的产生:无精管理和有情关怀相结合很多人都知道,企业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一套全面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活动有规则地运作,这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这基础的一步,很多还处干部分的有序状态甚至是无序状态,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使一个企业从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个…  相似文献   

6.
商业上,商海中,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成为有所成就的人,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看过主人公瑞恩的成长故事,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的企业能在全世界500强中一直占据主导,为什么美国的经济管理理念一直是各国企业竞相学习的标杆,为什么美国能产生那么多的企业家,为什么美国的企业能一做就是上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在企业管理中,虽然“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何为“人”,何为“本”。有人认为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动用人力资本。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它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并未有何重大突破。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工作要日清日结。同时,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态度决定你的高度,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相似文献   

9.
荣洁 《经济师》2005,(1):283-283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既是手段,也是灵魂。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企业之间拼的是实力,也拼的是管理,谁能遵循和坚持科学的管理,谁就能昂然屹立经济的潮头,并潇洒地搏击风浪。笔者就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煤炭企业管理谈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人和事之间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事管理就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事关系的管理。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体制出现于第二世界大战之后,并在20世纪50年~60年代推广和完善,而70年代~8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事管理又发展到更新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不同呢?有些“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之后,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同以前没有多大变化。这是因为,现在人们常常觉得“人力资源”既熟悉又陌生,不太清楚“人力资源”和“人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实际上“人力资源”谈的也是“人”的“事”,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所以,就存在规划、甄选、培训、开发、评估、激励、薪酬、战略等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组织管理已步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如果企业能把薪酬管理解决好了,就能把绝大部分的人的积极性调动的很好,能够把员工的激情激发出来,内在动力激发出来。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薪酬管理方式,是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所谓激励,就是创设满足职工正当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是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激励不是操丛,不是控制,而是对人的需求的正视,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应该承认,凡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并希望得到满足。有了需求,才能促使他有目标导向的行为。也就是需求产生动机,  相似文献   

13.
管理的主体是人徐祥根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或者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即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的本质好坏,决定了企业素质的高低,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可能有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企业。现在...  相似文献   

14.
老农 《经济月刊》2009,(9):122-123
书法与企业管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企业管理更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既然都是艺术,就一定能找到相通之处。在金友华看来.书法和企业管理是殊途同归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搞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呢?笔者就此谈粗浅认识。一、崇尚以人为本的激励管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水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企业领导者依然困于传统的企业观念,缺乏现代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创新观念。普遍存在重物不重人的倾向。然而企业的职工是活生生的人,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必须始终重视人的因素,崇尚以人为本的激励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被工人自觉接受,形成积极的、能动的工作秩序,以此推动企业的各项…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韩德企业管理是企业的基础工作。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即厂长(经理)等,二是被管理层,即职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被管理层,其主体都是人,而人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那么,如何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发现了一种管理理论,它能使被炒了鱿鱼的人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8.
领导活动,自古有之。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则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效能,因此探讨形成领导者个人影响力的方方面面,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1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性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影响力,但对领导者来说,由于知名度高,工作相对繁忙,对事业的成败关系较大。对于一个领导来讲,其影响力的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法定权影响力,一种是个人影响力,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个人影响力。 1.1有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领导职位就能领导,甚至说省长、市长咱也能干,只是没有机会罢了。此话不对,能干了是一回事,能干好则是另一回事。纵观历史…  相似文献   

19.
汪中求是北京大学民营企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研究中心高级讲师,拥有14年的企业生涯,足迹遍及国内的28个省市区,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与企业管理的理论界有广泛的探讨与交流,曾发表过约57万字的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文章。有媒体评论,“其营销专著《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和企业管理著作《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人浮躁的穴位上扎了一根银针。”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应当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因素是什么?是雄厚的资财?是精良的设备?是产品的优劣?答案都不完整,关键因素是人才。人、财、物三要素中,人是主宰。经营始于人也终于人。有了人才,企业就能发展,就可以有钱有物;没有人才,即使有钱有物,事业仍可能失败。《三国演义》可以使我们加深领悟这一人才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