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典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是一种不需要抵押担保,面向分散农户、贫困人口以及小型企业创业者,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一系列信贷制度设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辟了以市场经济方式减轻贫困的新渠道。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小额信贷正从扶贫领域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与正规金融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其所蕴涵的金融服务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小额信贷近年来国外有关理论动态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及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雪  王玮  缪军 《银行家》2008,(2):103-106
小额信贷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成功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发展手段,在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MFIs)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如果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收入难以覆盖其资金成本,机构很难存续,更不用说提供金融服务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小额信贷的实质 "小额信贷"的概念源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在具体业务操作上采取创新的组织形式与扶贫项目有机地结合,其本质是金融创新.就我国的现状来说,在现有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在完善专业性小额信贷管理体系的同时,将非专业性的小额信贷从其若干功能中分离出来,建立小额信贷专职机构.继而建立一个小额信贷市场,允许不同组织进入,通过与正规金融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有序竞争,然后将在竞争中取胜的小额信贷机构转化为"扶贫银行",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真空",以此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实践已经近四年了,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实际效用,实现其效能最大化,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新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在我国扶贫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在运行机制、观念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创新,小额信贷已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之势。但也因为社会、经济、制度大环境的限制及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而使它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小额信贷还需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我国的经营环境。发展与创新在中国,最早是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将小额信贷介绍到中国来。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将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并开始实验和推广。1998年,中国政府在总结了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开始…  相似文献   

6.
蔡海斌胡波 《金融研究》2008,(11):I0053-I0055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扶贫方式,在我国扶贫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对于西藏而言,小额信贷主要是指由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发放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自2001年实施6年多来,在有效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问题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利率问题始终是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 《金融纵横》2008,(10):7-11,32
目前,小额信贷所包含的金融含义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江苏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对目前试点建立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特定的小额信贷机构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特殊信贷方式,它既区别于通常的银行等正规机构的贷款方式也不同于民间的非正规信贷方式。由于小额信贷供不应求致使利率水平受供给方掌控,原本就被正规金融边缘化的穷人常常无所选择。在印度,过高的利率招致大量驱利资金介入,迅速膨胀起来的小额信贷机构形成不良竞争并最终导致危机爆发。我国也参照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在农村建立的300多家扶贫性公益小额信贷机构到目前仅剩百余家,并且多数机构日益萎缩。盐池小额信贷是目前中国较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之一。本文旨在以印度小额信贷危机为警示提出中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策略:建立社会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商业性资金进入的监管,杜绝滥用小额信贷概念,实行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的背景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发展经济学兴起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小额信贷迅速发展。小额信贷以不同于正规金融的特殊风险管理机制,致力于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包括小额贷款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希望同时在经济发展和消减贫困两个方面获得进展。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额信贷兴起的历史背景、独特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国际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正在进行中的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可能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打开一条风险可控的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一、正规化--小额信贷发展的趋势选择 为什么小额信贷会向正规化转变?这与学术界正热烈讨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相同的解释.从国际小额信贷走过的20多年发展历程来看,小额信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早期的追求信贷项目的高还贷率阶段;②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同时,收取高利息以弥补借款成本实现机构运作可持续阶段;③小额信贷机构收取商业渠道资金实现盈利,达到金融持续性,进而逐渐实现正规化的阶段.目前,国际主流的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应包括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为大量低收入(当然包括贫困在内)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称为完善或规范的小额信贷.因此,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判断小额信贷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正规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正规化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世界各地小额信贷项目的主流实践都表明,小额信贷机构要实现可持续操作,必须做到机构商业化(正规化),同时使对客户的存贷利差必须要达到使小额信贷经营能够覆盖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