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解决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资金筹措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今后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涵义、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实行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意义、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政策法律基础以及运作模式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本文从各个方面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对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项目的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工作意义重大,抓好土地整理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土地整理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本文从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土地整理项目中影响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的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的土地整理包括乡村土地整理和袁镇建设用地整理两个方面,其中乡村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重在它的政治意义和生态意义较强,难在融资渠道狭窄。不过,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土地整理实践中,德国乡村土地整理已经形成完善的融资机制和比较成熟的融资模式,在欧洲独具典型。  相似文献   

4.
乡村土地整理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保证乡村土地整理的顺利开展,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外,更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体系作为保障,特别是针对乡村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对经济发展起着制约和限制因素的整治工程技术,直接关系到乡村土地整理的成效。本文在苏、浙、皖等地乡村土地整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乡村土地整理中的技术思路、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的技术途径、乡村土地整理工程建设运行模式及乡村土地整理可持续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展乡村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参考。1乡村土地塑理的技术思路1.1乡村土地整理的运作程序乡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举措。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强土地整理的科学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土地学会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国土资源报》联合主办,国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承办的“21世纪土地整理理论、方法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将于2002年11月下旬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学术交流、优秀论文颁奖、土地整理现场考…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如何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用途不同,土地整理可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土地整理的类型不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模式也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论述农用地整理的产业化问题。农用地整理产业化实践最初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以后逐步发展到山东、浙江、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当前,土地整理的产业化正在各地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最近,笔者围绕土地整理产业化到江苏省作了一次专题调研。现结合这次调研情况,谈谈自己对…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王万茂在我国沉睡了几十年的土地整理,近年来又被人们提到了议事日程。建国初期,“土地整理”一词来源于俄语,我国政府曾向苏联派遣了几十名留学生专攻土地整理专业,大约在50年代末“土地整理”渐渐为“土地规划”所替代。本文拟就土地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不同类型土地的用地需求日益膨胀,以农地与市地土地整理,未利用土地开发和废弃地复垦为内容的土地整理工作应运而生,这对于缓解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满足不同类型的用地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历史和客观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新疆的土地整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尚不成熟。因此,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经验,对指导新疆土地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良 《农村经济》2005,(2):27-29
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科学评价土地开发整理效果的依据。本以广西柳州市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论述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客观必然性,同时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巴东县项目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对促进土地整理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了诸多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与景观效益为着眼点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并结合湖北省巴东县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有效地评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探讨农村居民点差别化整治模式和措施,是统筹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和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选取自然、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多个影响因素,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估算整理农村居民点增加耕地的现实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约为65 573hm2,耕地增加系数平均为15.26%;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可划分为Ⅰ、Ⅱ、Ⅲ等级,且地形地貌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两者分布具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方式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论文探讨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新方法。新的潜力测算方法首先按照各地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户均宅基地标准,然后以宅基地用地占农村居民点的比例进行修正,估算出规划期末实际需要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从而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寻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价值,以引导其设定立法的具体规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目的性立法价值为在系统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整理基本理论、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统一立法;道德性立法价值为保证中国农村土地整理活动在实体与程序上的公正性,在秩序和效益上的效率性。研究结论:从目的性立法价值和道德性立法价值两方面考虑,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活动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针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学科视角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展望,以期为科学推进我国土地整理乃至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丰富相关研究的方法,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提供科学参考。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相结合,并选择较优的分析指标农村居民点分离度对居民点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临夏县北塬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分离度指标的全局Moran指数为0.1637,并且置信度高于95%,农村居民点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地形、河流、水库、公路和建制镇等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要素因子对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的局部显著性空间聚集和异常特征的形成影响明显,同时发现北塬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揭示环境因素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居民点整理可根据主导影响因子的不同而采取差别化的整理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以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当前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整理实施可行性,提供整理时序安排的科学规划依据,以合浦县为例,构建农村居民点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潜力释放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体系较全面反映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及整理项目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合浦县适宜近期、中期、远期整理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6 466.59 hm2、3 436.31 hm2、6 019.54 hm2,并结合不同整理时期居民点特点,提出整理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8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18年,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土地产权安排、土地征收和土地改革等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焦点。国外研究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土地市场不完善的原因、产权稳定性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成效等,而国内研究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意愿和价格、失地农民的福利、产权稳定性与农业投资的关系、土地制度演化变迁过程以及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等问题。研究结论:2018年,土地经济领域研究在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土地流转市场新体系、土地供给、土地细碎化、征地影响因素等方面有所进展。2019年将重点关注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跟踪评估、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关于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土地整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管理、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研究集中于整治策略与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角度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土地整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与模式;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土地整治研究偏重于对土地整治的生态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结论]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整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tackles the broad issue of agrarian contracts, property rights and conflict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Côte d'Ivoir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a new type of contractual arrangement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the ‘Plant & Share’ contract. Through such a contract, a landowner provides the land to a farmer who develops a perennial tree crop plantation; when production starts, the plantation, the plantation and the land, or the product is shared.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nflictive features of the arrangement. I argue that this contract, in spite of its potential for tensions and conflicts, constitutes an alternative to the much more conflictive land sales that currently dominate extra‐familial land transfers in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