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强烈的兴趣,一些非营利组织的经营者也开始思考怎样通过市场手段来提高组织的绩效。西方一些学者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将测量市场导向度的工具MARKOR量表应用到非营利领域,从而测量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化程度,并进而指导非营利组织的经营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突出作用。尤其在"单位制"解体、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进程中,非营利组织成为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遭遇一定困境,因此,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公共品供给领域持续高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健全非营利组织的评估与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属于信任的产物。非营利组织产生后,需要通过外部信任体系和内部信任体系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信任度。但是非营利组织的信任问题具有现实性。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信任体系和外部信任体系的建设,建立提升信任水平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应有之意和重点难点。优秀教学团队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高职院校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教学团队能力结构优化与建设这个关键,努力提升专业群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培育其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三能"并重、互相促进的教学团队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5.
侯宁  李洁薇 《现代经济》2009,(9):99-100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物业管理招标与投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基于职业能力需求导向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物业管理招投标人才。论文阐述了构建就业市场导向型物业管理招投标教学的必要性、应对策略及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非营利部门的市场化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回应资源稀缺的现实及公众对非营利部门提高公益效率的呼声,非营利部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渐浮出水面。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以市场化商业运作的手段获取组织生存发展的资源和提升组织的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目标置换等诸多的困难和质疑,如何寻得公益与效率的平衡,对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和内外监督机制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时期中国的非营利部门走向市场化运作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整体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提升科研竞争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和完善科研工作体系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学校不断完善社科研究基地和重点试验室的建设与开拓,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各院系逐渐培育了一批新的科研增长点。学校社科研究基地取得良好成绩,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随着非营利部门的快速壮大不断完善自身,在发展进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消除实践与理论两者间矛盾的必经程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非营利组织会计所显示出的部分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和延伸问题,前者如核算内容的不全面性,后者如会计职能涉及面的狭隘性,以及通过借鉴国外优越经验针对我国组织会计现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建设和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而提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构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的有效机制。本文从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阐释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具体包括法律机制、税收机制、社会服务机制、市场导向机制、人才培育激励机制以及集成创新机制等,为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绩效评价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现状,探讨了这一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构建创新性评价指标、加强组织资源能力建设、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