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科学构建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大力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以“意识”为导向,以“团结”为核心,加强民族心理和“五个认同”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协调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把家国情怀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走向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无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地位和作用,正是民族精神之支撑、凝聚、导向、教育、激励功能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丁晓红 《魅力中国》2010,(28):104-104
中学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4.
“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宏伟战略,其中教育工作是“科教兴国”得以有力实施推广的基石和保障,同时也是提升全民素质的唯一途径。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肩负着对完成基本素质教育的青年进行专业化教育的任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使命,其成败得失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  相似文献   

5.
我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干部教育培训中大力加强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大力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长远大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要确立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紧密联系实际,要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起着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诠释和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刻的时代内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目前,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形势复杂,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高校要从体制机制、教育内容、课堂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戴小江 《理论观察》2005,(5):103-105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大学要担当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大学生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其成才需要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牵动.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思想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础,具有民族性与精神性的意涵,中华民族文化是根基,各民族优秀文化是其重要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抵抗侵略、国家建设、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大众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增强在校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本文提出嵌入教育理论,聚焦民族地区高校特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分析开展嵌入教育理论的现实基础,提出和梳理开展嵌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场域,旨在通过全方位嵌入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在发展中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被包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民族独有的文化,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孟建伟 《魅力中国》2011,(4):205-205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它蕴涵着我们祖祖辈辈的辛苦和智慧,潜存着生命的根基和热情。它是炎黄子孙所发出的声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它是中华民族的旗帜,饱蕴着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它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纽带,联通着中华民族的命脉,但是这些年来,“汉语危机”的呼声也一直不断!那么问题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久反思的问题。在这里,我谨以自己的理解,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来做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胡振东 《魅力中国》2014,(14):110-110
文物是研究、恢复历史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对追朔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史以及对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升华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文物的史料价值。更重要还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金虹 《西部大开发》2010,(4):102-102
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科学发展存在多种问题,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合力,是关系到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关爱  付建华 《魅力中国》2011,(9):30-30,32
建党90年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维护民族团结、争取国家富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几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凝聚力。新时期,我国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更需要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建立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和谐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桥山之巅寻“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的第一缕炊烟就从这里升起,华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就在这里破晓,这里埋藏着中华民族神秘的生命密码,这里保持着民族恒久的温热,也搏动着这个民族强健的心脉。这里是中华民族亲情的凝聚点,也代表着民族团圆最深情的召唤。这里的满山古柏,一砖一瓦都来目于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的骨肉亲情。  相似文献   

16.
陈雯 《黑河学刊》2013,(2):99-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伦理精神。民族精神的社会和伦理功能表现在: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凝聚;激励民族奋进。在讨论爱国主义的道德意蕴、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伦理关联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最后,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温园 《魅力中国》2011,(14):363-363
回顾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阐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趋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应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群抽样获取148人,对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进行研究考察。结果表明,从整体而言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程度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程度较高,各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在性别属性及民族属性上发展状况相一致。同时。民族认同对于中华民族认同的提升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会强 《魅力中国》2011,(9):164-16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陕县江口中学在进行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始终将延安精神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新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还在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社会、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审美、艺术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保护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