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每当写作文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进而喜欢上作文,就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性的课题。面对着学生的写作实际,我也做了认真的思考分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本次“以幸福为主题,快乐作文”的征文比赛活动,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机会,而且给学生了一个展示自己创作的空间,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因为这次征文要求有三:一、以幸福为主题,快乐作文。二、写出幸福感,展示真文采。三、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可以写人、写事、写景、写物,书信、散文、诗歌。。。无论选什么内容,用什么文体都行。要注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2.
涓涓清泉离不开源头活水,同样,写作文也离不开生活之水。但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之中,缤纷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失去了鲜活的色彩,往往写作文时苦于无材料而迟迟不易动笔。由于教材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内容,如果依托教材之本,挖掘其优势所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和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自我时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精神写照.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脱离生活,没有真实感受,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单薄,篇幅短小,主要是因为缺乏阅历,以下是我在生活中提取素材及抓住写作契机这两个方面谈一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尚建敏 《魅力中国》2014,(5):232-232
文字浸润了一代代人的心灵,文学涵养了一辈辈人的情操。但长期以来,不少的学生畏惧,甚至讨厌写作文,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针对学生写作实际,我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下面是我粗浅的做法。首先,我认为写作得让学生有成功感教育不等于爱,但没有爱的教育是不行的。在作文上也是如此。他写出作文来,教师对此不置可否,不赞扬也不批评。学生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去做。教师要及时发现作文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也要及时表扬。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得到肯定他会“不顾一切”走向成功。比如一个学生写道:清照在这氤氲的香气里彷徨着,心该归向何方?这里氤氲用的好,我趁机说:“你的词汇量很丰富,老师期待下一回有更多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刘桂香 《魅力中国》2014,(4):160-160
小学生现实写作中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学生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还要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在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就这几点,来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感想。  相似文献   

6.
惠显荣 《魅力中国》2013,(11):240-240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劳动。然而,在我们的写作中,面对鲜活的生活,学生作文却内容空洞,套话成篇,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数千人在考场上同时作文,作文大同小异现象屡见不鲜,难得出现几篇作文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来,这种状况令人堪忧。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由此可见,写出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俗话说:文贵出新。作文有新意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那么,作文如何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创新呢?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也是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其中要突出几个环节: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指导观察,积幂写作素材;三、从读学写,模仿写作结合;四、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思维;五、同伴互助,指导习作修改;六、呵护信心。多种形式鼓励  相似文献   

8.
邰玉华 《魅力中国》2013,(32):133-13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令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升 《魅力中国》2014,(4):156-157
初中语文写作是个人的思想感情、知识储备与语言表达的综合性的作用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语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对话方式,更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个性的发展。然而写作评价在写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写作评价有很多的新理念。但现实中,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现状不客乐观,往往是以“学生写作,老师评语”为主,老师也是常以“材料真实、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等语批来打发学生,更有甚者,对学生的作文目扫一篇,批注一个大大的“阅”与日期就算完事。所以评价制度看重“技巧”与“知识”,重视评价结果,却忽略了主体,那就是写作文的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反馈性质的评价和激励,从而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不到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春霞 《魅力中国》2013,(34):128-12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1.
彭冀 《魅力中国》2010,(31):406-406
许多初中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常规的作文教学还是表现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写作的兴趣等弊端。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尝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挠头的话题.有一句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为写作文打开了一条新思路.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作文再教不会,流行歌无师自通.让学生在唱歌中学作文,在愉悦中写作.  相似文献   

13.
张启芬 《魅力中国》2013,(8):163-163
作文脱离生活,学生作文模式化、无话可说。这与新课标下所倡导的“作文回归生活,作文个性化”的精髓相违背。通过大量的阅读、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细节来充实作文、用多彩的语言来展示生活。从而使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时春光 《魅力中国》2011,(1):237-2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呢?下面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杨会娟 《魅力中国》2012,(29):191-191
“写什么呢?”“从哪下手啊?”“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大摇其头。问之,日:“没东西可写,不知道从何下手。”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人手。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相似文献   

16.
英文写作是升学考试的必考题型,分值15分,而许多学生却写不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来,由此写作常常得零分。为此,许多学生非常苦恼。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十年的我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让学生突破此题型,使他们在做此题时游刃有余,也曾绞尽脑汁,不断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作文在考试中比重的日益加大,作文教学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不爱写作文,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期作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有源头活水来李师海,谭寸生小庄,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的一个小村庄,全村240户,1267人,散居在于都县北部制高点─-高山阁脚下。过去的小庄,地瘦人穷,直到1988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村里穷得连买办公用品的钱都没有。因为穷,人心涣散,党支部村...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红 《西部大开发》2011,(11):122-122
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无暇看书读报,接触新鲜事物少,家长指导也“力不从心”。因此,深为写作而苦恼,作为语文教师也为他们的写作问题而烦恼。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可“闭门造车”、“寸步不行”的他们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二、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三、鼓励阅读积累资料。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了,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