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会敏 《魅力中国》2013,(10):75-75
中国豫剧常派名剧《大祭桩》是在豫剧传统旧剧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经典名剧。我的恩师虎美玲师从于爱国艺人、人民艺术家、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常派艺术创始人常香玉先生。虎老师不仅继承了这个常派代表性演出剧目,而且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这部古典名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时代更加好看、好听、耐品,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彰显着新的艺术魅力。作为虎老师的人室弟子、常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我特别喜欢这部唱念做舞四功并重的吃功戏,所以在跟着老师学这出戏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冯勇 《魅力中国》2014,(19):121-121
有一件事,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是我的恩师王冠君先生的生日,老师邀请了几位相知,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老师给我一一作了介绍,来者都是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专家聚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席间话题几乎全是艺术。他们谈论了六大流派和各自的风格特点,高度赞扬常香玉大师的创新精神。一个艺人,在完全没有音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开始了豫东、豫西两大不同调式的合流,这创举堪称奇迹,它的意义绝不亚于京剧“二黄”和“西皮”的大融合。他们谈论豫剧唱腔音乐改革,称《朝阳沟》的唱腔为空前绝后,里程碑式的作品。称赞豫剧音乐改革的领军人物王基笑老师对豫剧音乐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文殿 《魅力中国》2010,(19):62-62
豫剧是中国戏曲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一颗璀璨的明珠,自清代中叶产生之处至今已有三百余载的历史。占据全国大半个河山、备受几亿人民推崇的中国豫剧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才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因此,凡梆子腔所共有的艺术特色,它都同样具备。但是豫剧在音调变化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一面,自成一统的。  相似文献   

4.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3,(31):112-112
在河南越调的艺术宝库中,由河南省越调剧团出品,由越调大师、申派艺术创始人、人民艺术家申凤梅领衔主演的《收姜维》一剧堪称经典名剧。这部作品不仅成为申派艺术的代表性演出剧目。也是整个河南越调的代表性演出剧目;不仅在河南戏剧界有着深远的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全国戏剧界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还被传播到了海外;不仅在当时广为人们所喜欢,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更像一坛珍藏的老酒那样散发着浓郁淳厚的芳香,备受当今戏曲观众的推崇;不仅是没有多少文化的老百姓们喜欢观看,愿意传唱,而且我们最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特别喜欢,他看过这部戏后在接见演员时风趣幽默地说:“你们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西峰 《魅力中国》2013,(13):91-91
《穆桂英挂帅》是一曲传统的豫剧老戏,最早的名字是《老征东》,是豫剧“八大征”之一,后来经由马金凤等老艺术家重新演绎定为现名。这处剧目主要讲述了北宋时,西夏犯境,杨家小将杨文广在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归来。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再为其效力。余太君见穆桂英犹豫,要亲自带兵去平藩,穆桂英见白发如银的余太君还有当年勇,便决意重整旗鼓,发兵剿灭反寇。  相似文献   

6.
贺玉红 《魅力中国》2013,(13):94-94
中国戏曲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教化功能,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寓教于乐”。中国豫剧马(金凤)派代表性演出剧目《穆桂英挂帅》就是这样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这部戏的故事情节已为人们所熟知,这部戏中的所有角色已被人们所熟悉,这部戏中的每个唱段已被人们所传唱,这部戏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部戏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这部戏演了几十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部戏演遍了全国各地,甚至演到了宝岛台湾,成了豫剧的代名词。我是洛阳市豫剧院的一名青年演员,非常荣幸地在这部经典名剧中饰演了余太君。这一角色要求以老旦应工,要演出、唱出、刻画出、塑造出一代巾帼英雄在暮年时忘却家门私怨心系国家安危的胸怀和气度,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由衷地钦佩与敬仰。  相似文献   

7.
何雪林 《魅力中国》2010,(13):212-213
豫剧虽然崛起于中原,但在其最繁荣的时期曾流布于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因其专业剧团数量、从业人数、观众数量、流传地域在全国所有地方戏中排行第一,所以不能再简单地、狭隘地称之为河南豫剧,应该很自豪、很全局地称谓中国豫剧。  相似文献   

8.
于海燕 《今日重庆》2005,(5):116-117
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天的重庆近郊龙泉镇,围绕一个“酒”字,借助田、孟两个酿酒世家的几十年恩怨纠葛背景,渲染出一段起优跌宕、撼人心魄的悲情人生。全剧以酒为媒、以酒为鉴,在悲喜交加、酣畅淋漓的剧情演绎中折射出二十世纪前半段中国历史的变迁、炎凉世态下的芸芸众生相以及民众的抗战决心,浓墨重彩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孟怀风和桃花之间生死相依的凄美爱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姚献敏 《魅力中国》2014,(5):100-100
豫剧唐派名剧《三哭殿》经过河南豫剧院二团一代豫剧大师唐喜成和一代豫剧大家吴碧波、张桂花、杨素贞、杨发互以及一代著名豫剧演员谢巧官、轩玉亭等的精彩演绎,把一出来自于河南越调的传统剧目演成了豫剧的一个经典名剧和唐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这部戏久演不衰,几乎所有的唱段都广为传唱,几乎所有的豫剧院团都能演出该剧。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也排演了此剧,我本人曾担当领衔主演,饰演一号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每到一处演出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张俊杰 《魅力中国》2013,(34):74-74
2012年5月12日晚,由开封市委、市政府与我们河南省豫剧三团联合打造的新编豫剧近代戏《刘青霞》历经数月的艰苦排练,终于在开封市东京艺术中上演经受专家和观众的检阅。首演成功之后,我团本照着打造精品剧目的目标,认真听取戏剧界专家和观众的反馈意见,多次加工、修改、打磨,力争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好戏。作为该剧的主创人员之一,我是认真地解读该剧,然后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王凤琴 《魅力中国》2013,(19):125-125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  相似文献   

12.
许宏 《魅力中国》2014,(12):73-73
每当我听到戏迷们在河畔演唱“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昨夜晚老婆我做了一个好梦”、“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亲家母你坐下”等一段段熟悉的豫剧唱段,我就想起了河南省豫剧三团推出的现代戏《朝阳沟》。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了,这部戏还能被不同时代的戏迷所传唱。可以,这部戏的艺术魅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关美利 《魅力中国》2014,(10):84-84
《花打朝》是中国豫剧一代宗师、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先生的又一部代表性作品,是中国豫剧的一部经典之作,是洛阳市豫剧院的一部保留剧目,可谓久演不衰,深受全国豫剧观众的喜欢。 这部戏讲述的故事内容是:大唐贞观盛世年间,奸臣苏定方为了实现独霸朝纲、唯我独尊的政治野心,趁着北国的石建王进犯大唐疆土之际,保奏少年小将罗通挂帅扫北。其目的是借刀杀人,断绝被他害死的大唐元勋罗成的后代,  相似文献   

14.
刘小景 《魅力中国》2014,(21):100-100
豫剧五大音乐流派之一的现代调是由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杨兰春整合创新的新唱腔。现代调通俗易懂,类似民族音乐,欢畅明快,是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豫剧音乐流派。它对于全国的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中银环的精彩唱段《朝阳沟好地方》和《人也留来地也留》为例,对于豫剧现代调在音乐唱腔的设计与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桑蕾 《魅力中国》2013,(17):78-78
豫剧《泪洒相思地》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豫剧名家李金枝搬上舞台之后,几十年来常演不衰,早已成为其代表剧目。大家提到剧中的女主角就会想到李金枝,提到李金枝也会想到剧中这位追求真爱而又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之后,《泪洒相思地》便成了豫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很多剧团争相上演,很多以闺门旦应工的演员大都擅演此剧。  相似文献   

16.
李西峰 《魅力中国》2013,(14):89-89
在中国豫剧的发展史上,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是男角戏统治舞台的时代。当第一批女演员,如陈素真、马双枝、司凤英以及再稍晚一些的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登上舞台之后,便形成了旦角戏统治豫剧舞台的时代,时至今日越演越烈,男演员大多沦为给旦角配戏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雪梅 《魅力中国》2010,(22):54-55
中国豫剧一代宗师、戏曲教育家崔兰田在继承豫西调前辈艺人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崔派艺术,并且培养出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人。我的恩师张宝英就是崔派第一代弟子中的杰出代表,并被专家和观众誉为崔派艺术的掌门人。现从崔兰田大师的表演艺术风格和张宝英老师学习崔派艺术的成功经验谈起,浅谈一下中国豫剧崔派艺术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许琳 《魅力中国》2014,(17):94-94
陈素真是豫剧五大名旦表演流派之一,她的豫剧艺术风格丰富多彩。不但文、武、生、旦不挡,而且注重对豫剧事业的创新与改革。本文从豫剧《春秋配》中“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和“你问他因何事荒郊走马”的唱段中赏析陈素真对豫剧艺术的大胆改革与创新,赏析陈素真唱段中节奏伸展有序,曲调委婉缠绵的唱腔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奋斗 《魅力中国》2013,(13):77-78
创作历时六年余,三易其稿,由李树建先生主演的“忠孝节”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豫剧大型新编历史剧《苏武牧羊》成功上演,并取得了广泛赞誉。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跟我们团队策划伊始的高起点、严要求分不开。作为此剧的司鼓,为了伴奏好这个剧目,我也是煞费苦心,翻阅关于苏武的史料,并熟读了《苏武牧羊》的剧本,因为作为把握剧目情感和节奏的司鼓,必须要知道人物背景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20.
王丹 《魅力中国》2013,(20):108-108
笔者从事电视传媒工作多年,由于特定的戏曲节目策划编排,力求以电视传媒的视觉及当代审美情趣的多方位视觉呈现深邃博大的传统戏曲艺术。豫剧是一张河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片,崔派艺术更是其中一朵绚烂的奇葩。那宛若幽兰的清香总能沁人心脾、意境深远。通过反复的节目编排和执行导演,笔者由衷认知崔派艺术包含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层的内涵,有着独到的艺术境界,是大家能够明显感受到又很难说明的那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