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是道家的集中代表人物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庄子则进一步发扬了道家的思想。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庄子也讲"道",但老子的道侧重于对规律性的认识,甚至老子哲学关注于社会政治,庄子则不然,庄子的道最终还是关注于人的生命问题,庄子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生命哲学,那么,庄子对生命究竟有怎样的看法呢?在庄子的生命观中既有对肉身生命的保全,也有对精神生命的自由的追求,但其最终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由肉身生命的保全到精神的自由这是庄子思想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芳芳 《理论观察》2013,(1):147-148
生死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范畴。庄子重生贵生的人生态度、安时处顺的精神境界、肯定自我、知足达观的人格修养给当代大学生以启发,改观大学生麻木冷漠对待生命、轻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并在此过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庄子在《逍遥游》这篇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超脱世俗寻找心中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描写庄子的生活背景对庄子人生观的影响结合庄子在《逍遥游》中所阐述的逍遥境界,再现庄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写照。  相似文献   

4.
庄子美学实际上是生命美学。庄子困于尘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超脱,便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美学关注的终极目标是人的生命自由和快乐。文章试图从虚静之美、天地之美和德充之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秦阳阳 《魅力中国》2014,(11):233-23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庄子思想中生死观进行探究,将庄子死生一体,齐同生死的自然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脱,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熊玉碧 《新西部(上)》2010,(3):101-101,110
<庄子>中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其思想对现代人认识世界、价值取舍有着诸多影响,而庄子处世智慧中的超脱和逍遥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庄子不为世俗羁绊,有着过人的智慧,他欣赏世间每一事物,享受生命每一刹那.庄子的游刃有余;有用无用;福祸相依;生死观等等,这些处世智慧,对于帮助人们洞悉万物存在与人间价值的玄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祝娟 《新西部(上)》2015,(5):117-118,111
本文阐述了医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认知偏差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现实路径:要在家庭教育中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在医学教育中多渠道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生命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淑敏  杨璐 《魅力中国》2010,(26):298-299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作为人类对于自己行为模式的反思越来越受到关注。庄子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人与天一”的整体观、“齐万物”的平等观、“法天贵真”的技术观、“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态自由观等,这些思想对今天生态伦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影响重大,高职院校应开展教师关怀下的生命教育,积极关注,敬畏生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有效地开展以生命观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再认识,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廖福香 《魅力中国》2011,(12):152-153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晨 《理论观察》2011,(6):98-99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漠视生命的态度与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感慨生命弥足珍贵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中死亡观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率逐步增高的深层原因之一。通过国内外高校死亡观教育现状对比及原因分析.旨在探索适合中国高校进行死亡观教育的实践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又要发扬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生和死都是自然的规律,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其价值在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的生命观是科学的生命观,它为当今社会人类思考和解决生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培玲 《理论观察》2013,(12):134-135
文章通过对高校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体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索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笔者认为主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感悟等途径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存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也是个人实现自己可能性的前提。幼专生由于缺乏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准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该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幼专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幼儿教师,更需要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其中开展生命观教育,同时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校园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诺 《理论观察》2010,(1):36-37
在春秋战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庄子从个人生命角度着眼,第一次分析了人的异化现象,总结了人生的困境,并给出了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为人类指出了一条自然、自由的和谐之路。在当代这种反异化思想对社会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他警示我们重新审视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张荣 《新西部(上)》2006,(12):183-184
庄子是中国旅游的倡导者和力行者。《庄子》一书,许多篇幅是以旅游故事为主,描绘和阐述旅游的成分居多,从旅游这个特殊的角度去发掘和解读《庄子》所蕴含的旅游思想,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相应成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际,《庄子》作为魏晋玄学理论所凭借的基本思想资料,其文本解读,义理诠释成了一种学术时尚。尽管注本林林总总,但郭象的《庄子注》"其辞清雅",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开辟了独特的《庄子》诠释路径,对后世士人人格的建构以及庄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市场失灵与治理失效致使工业污染日趋泛滥,工业污染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庞大的经济损失.工业污染的治理需要发挥社区作用,进一步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制度,促进环境保护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树立正确的代价观,尊重公民的否决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