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慧芳 《魅力中国》2013,(19):181-181
每当写作文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进而喜欢上作文,就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性的课题。面对着学生的写作实际,我也做了认真的思考分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方春霞 《魅力中国》2013,(34):128-12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3.
毋趁心 《魅力中国》2013,(20):137-137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得时时处处留心,找准切入点,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日积月累,快乐仿写模仿是创作的前提。因此,我常常鼓励孩子在读书时,遇到心仪的句子就背诵积累。并且仿写,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相似文献   

4.
孟样华 《魅力中国》2011,(10):69-69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倍感作文教学的艰辛和困难。初中生疏于写作,害怕写作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感到生活平常,无东西可写,或心中有话不知道从何说起。每次写作不是随心草就,就是应付了事,或者抄写书报,哗众取宠,真正能够写出点内容.写出点文采的实在很少。事实上学生心中并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去发掘。怎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变老师“逼”我写,为我要自己写;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敢于表达,并且有创意有个性地去表达呢?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邰玉华 《魅力中国》2013,(32):133-13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令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涓涓清泉离不开源头活水,同样,写作文也离不开生活之水。但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之中,缤纷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失去了鲜活的色彩,往往写作文时苦于无材料而迟迟不易动笔。由于教材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内容,如果依托教材之本,挖掘其优势所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秋丽 《魅力中国》2011,(10):89-89
作文从小学到中学是一直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文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是记叙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这是作文中最基础,也是为后来的议论文、倒叙等做铺垫。以下我讲一下写记叙文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8.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杨会娟 《魅力中国》2012,(29):191-191
“写什么呢?”“从哪下手啊?”“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大摇其头。问之,日:“没东西可写,不知道从何下手。”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人手。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也是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其中要突出几个环节: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指导观察,积幂写作素材;三、从读学写,模仿写作结合;四、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思维;五、同伴互助,指导习作修改;六、呵护信心。多种形式鼓励  相似文献   

11.
郝小萍 《魅力中国》2013,(20):152-152
摘要:小学是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相当于高楼大厦的根基.其作用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迭真情实感。”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手、指导从点滴抓起,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一定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新辉  姚朝辉  李超 《魅力中国》2010,(34):369-370
自由写作.这种写作形式具有如下几个几个特点:选材有学生自己定.文章形式也由学生自己定,写多长多深没有严格规定,实际上就是比较自由,这种作文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办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而且将学生作品交流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自由写作教学,逐步认识到这种写作的一些规律,下面先结合学生作文谈谈自由写作选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惠显荣 《魅力中国》2013,(11):240-240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劳动。然而,在我们的写作中,面对鲜活的生活,学生作文却内容空洞,套话成篇,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数千人在考场上同时作文,作文大同小异现象屡见不鲜,难得出现几篇作文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来,这种状况令人堪忧。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由此可见,写出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俗话说:文贵出新。作文有新意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那么,作文如何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创新呢?  相似文献   

14.
时春光 《魅力中国》2011,(1):237-2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呢?下面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广辟蹊径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言实践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除了单元作文教学外,教师还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进行语言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文多写,言无不尽 "一文多写"不是指一个主题,反复写作,反复修改,而是指围绕一个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多文体、多形式地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围绕"一次学校运动会",教师可以做如下设计: 1.为学校写一份运动会通知,内容包括:比赛日期、地点、参赛人员和条件、竞赛的项目、录取名次、奖励办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入手,在作文上下功夫,让学生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空空,即使搜肠刮肚,也无从下手。作文为什么会这么难写?学生没有材料.当然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作文教学中如何积累材料,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写作文是检验和训练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方法之一。作文不但要写好还要讲求效率,故在教学中为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里(通常在一节课内即45分钟)完成命题,就是快速作文。一、快速作文三步曲张志公先生讲过:“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需写的东西。”所以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要立足于“三快”——快写文、快评改、快反馈。(-)快写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快写成文呢?l、找到快速作文的钥匙——写作兴趣,它是学生快速作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和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自我时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精神写照.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脱离生活,没有真实感受,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单薄,篇幅短小,主要是因为缺乏阅历,以下是我在生活中提取素材及抓住写作契机这两个方面谈一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邹兆玉 《魅力中国》2014,(4):232-232
学生平时最怕写作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作文;语文教师平时最怕批阅作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批阅作文,对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批改作文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我结合自己和其他同行的作文批改,感到大多数语文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