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为国本,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集约型、内涵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在种业。  相似文献   

2.
<正>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关系到国家安全。当前,国际种业已进入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机遇期,我国也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推动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9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上海市种子条例》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种业创新中心。上海将对标国际经验,顺应种业发展趋势,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集约型、内涵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在种业。全国政协委员、隆平高科常务副董事长伍跃时认为,目前我国种业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抵御国外种业的冲击,加快提升种业创新能力是发展现代种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正>北大荒种业集团的成立是2002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和国家振兴民族种业的要求,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保证垦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快速发展而提出的。该集团到2006年整合基本  相似文献   

5.
<正>种业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之基。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种业也是光明食品集团现代农业的重点支撑。光明食品集团以“高科技农业、高品质体验”为引领,聚焦种源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提高产出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都市现代绿色高效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种子行业处于农业生产链条的上游,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一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近年来,中国种业创新行动一直在进行,相继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的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在种业的理论创新、品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江苏作为农业大省、种业大省,有基础、有条件、有使命在打种业翻身仗中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全省主粮作物、主要水产和畜禽品种生产种源基本实现省内保障,但对标“走在前列”和对表先进省份,  相似文献   

8.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推广良种良法是促进农业生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创出新高。骄人成绩的取得,种业功不可没。自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简称8号文件)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16,(2):11-11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建立现代种业制度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开启了我国种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良种培育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实力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同时,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育种科技创新体系落后,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有限,种业集中度较低,种子市场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种业十年     
我国是农业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十六大"以来,种业市场化、法治化深入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加快,成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种业在农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种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种业在种子选育、生产、经营及市场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入世,种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种业的竞争力却令人堪忧。要迅速提升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有效地保护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以法制化管理为中心,大力推进依法生产和依法经营,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完整、规范的市场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制种基地,事关国家供种安全。制种基地是确保良种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现代农作物优势种子基地建设是强种业基础、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产业而言,种子产业的管理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种业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种业的科学管理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种业市场经济化促进了种业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家也减小了对种业产业的管理力度,导致种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论述了新时期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农发行应紧紧围绕国家种业发展规划和全产业链,采取投贷联动方式,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种业振兴融资缺口问题,推进政策性金融高质量支持现代种业发展。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核心性、引领性地位日益突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赢得农业竞争优势迫切需要种业优先发展、率先突破;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迫切需要打赢种业翻身仗。  相似文献   

15.
正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已成为农业、种业发展的座右铭。特别是近两年中美贸易、非洲猪瘟的影响,为加快构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敲响了警钟。种业发展面临的时代紧迫性和挑战性前所未有,事关我国近14亿  相似文献   

16.
<正>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种业振兴的关键在于种子研发与技术推广,前者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7.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相比于植物育种,动物育种周期更长、成本更高,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更为突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点和关键。我国畜禽种业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育种的基础积累、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培育品种的生产效率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基于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际畜牧业发展规律和国内畜禽种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畜禽资源保护和利用,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做好关键技术顶层布局,围绕重点难点实施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完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种业健康安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市场监管优化种业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农发行要及时研判种业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种业振兴支持力度。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农业的基因和密码,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代种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农发行迫切需要在助力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打赢种业翻身仗方面积极探索、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据人民日报报道,在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时表示,当前呈现出"四个显著"现象,下一步要始终确保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小小的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国家对于种业的重视一以贯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我国良种覆盖率将达到95%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邓光联在《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的演讲中提到,种业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农业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要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种业发展,把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作为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