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凯林 《英才》2004,(4):39-40
如果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对于自己的利益会和老板讲的清清楚楚,但我不是一个完整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朱光华来说,今年3月31日是他难忘的一天:在这天,他怀着兴奋的心情拿到了国际经理人联合会(IMU)颁发的IPM证书。这意味着他通过了国际职业经理人的资质认证,而这种认证能够让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获得就业和晋升的机会。自2002年以来,获得这种资质认证的经理人已经有9批837位,朱光华只是其中的一个。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与此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果让你在三国众多的谋土中挑选一个,作为你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你会选谁?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多智?因为他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因为他在中国数千年传说中的被神化?可是,按照现代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4.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05,(5):101-105
“如果你爱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很著名的谚语,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经理人来说,恐怕再贴切不过了。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走出去”来实现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经理人也随之“走出去”了。对于这些众人眼中的海外精英们,他们在外派期间,经历了哪些苦痛和体验呢?同时,又取得了什么经验和教训?通过这几位外派经理人的经历,也许可以从中折射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有时,是天堂还是地狱,可能只在一念之差……  相似文献   

5.
胡盈 《人力资源》2004,(5):72-73
他所以毅然放弃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位,经由他职业到事业、谋生到人生的转变,因为他知道只有创业才是自己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因为他说创业是在用心力去实现无限!  相似文献   

6.
王育琨 《新前程》2007,(1):73-73
一个经理人价值。归根结底取决于他创造利润和创造新商业模式的能力!自觉、自尊、自信与自强的经理人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7.
曾经,他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从高盛到纽交所,他被称为“危机处理先生”。在被聘为纽交所CEO时,他被形容拥有“广为人知的许多杰出品质,比如正直、才智和广泛的金融市场知识”  相似文献   

8.
唐骏简介 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从微软中国总裁到盛大网络总裁,再到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创造了从年薪1000万元、获授超过4亿元期权、10亿元原始股的“财富三级跳”,是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但他更大的成功在于:改变了职业经理人大多对民营企业“水土不服”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来讲,我觉得经理人团队建设还要有一段时间。经理人团队还并不成熟.我们在推动职业经理人团队的进程。但是,职业经理人实际上也应该具备条件。首先.职业经理人要具备创始人的战略思维;其次,他要对企业有一定的忠诚度或者是情感:  相似文献   

10.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一定要有职业经理人,中国不是职业经理人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选择什么样的人呢?要选志同道合的人,怎么让他长久地在你这里干呢?一方面利益要有保障。另一方面对他要高度信任。  相似文献   

11.
叶延红 《中外管理》2006,(6):108-110
很多职业经理人,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直接上司是技术或者业务出身,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会非常高。这种严格要求有时可能演变为要求苛刻甚至求全责备,使得不论你如何努力他总认为你没有做到最好。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追求完美的上司”。遇到追求完美的上司,经理人工作起来通常会感觉压力重重。而且,有时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变数,又往往得不到他的鼓励和认可。长此以往,有些经理人甚至不愿意再与上司沟通,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会令上司满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唐骏  郭琳 《中外管理》2009,(8):90-91
作为从外国到中国的一个职业经理人,唐骏坚持先做人后做事,偶尔作作秀;作为一个从外企到民企的经理人,他选择先去适应它,再去改变它。  相似文献   

13.
外企经理人空降民营企业,黄辉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给均瑶带来的,更多是理念和做事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他是 MBA 的优秀生,他曾出任过多家知名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为什么要被起诉?由他所引发的事件何以引起社会如此的关注? 王惟尊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造成混乱的原因是矛盾各方所处的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导致是非评判标准的多重性。几百名职业经理人都认为其性质是“职业经理人揭假账而被拘押”,王惟尊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保护,中国不重视“商业伦理环境”,职业经理人在人身权利上得不到保证……“这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5月30日,喷施宝公司董事长王祥林  相似文献   

15.
在时下中国的保险企业中,要找出若干家优秀的公司,并不是件很难的事;要找出若干位杰出的职业经理人,同样也不是件很难的事。然而,在采访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和张忠民总经理后,我们却分明感到,吉林平安和张忠民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中国式的保险职业经理人”的顽强。在和张忠民的交谈中,他毫不讳言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对排名的关注和对数据的敏感。他做任何事情都以“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为标准。他说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往利好的方向发展。从走马上任到稳定发展,从班子团结到队伍壮大,从创新思路到感动式服务,从业绩平台的一次次提升到系统排名的一步步攀升,张忠民的睿智和细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我们也由衷地为他和他的“吉林号”动车组、他所领导的8000营销大军能够取得长足发展而叫好、喝彩,对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所体现的那种精神进行考量、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16.
曾经,张醒生是体制内“又红又专”的干部苗子,后来,他又成为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现在,张醒生正在向人生的第三阶段跨越——投身于公益环保领域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很大.“企业呼唤职业经理人”、“经理人职业化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等职场呼声很高,也有一些企业较早地进行为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我国职业经理人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止,如职业经理人跳槽所引起的众多企业的侧目、对职业经理人诚信的怀疑、对职业经理人能力的怀疑、有的企业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观念;中突等等。  相似文献   

18.
陆军 《英才》2004,(8):86-87
合作八年,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他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老板却低薪聘了个取代——他到底是不再胜任职务,还是遭遇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19.
范瑶 《企业文化》2005,(1):65-66
花大力气招聘来的经理人,希望他 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而不是 耗费企业的资源。但是经理人跳槽的现 象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更有甚者携带 公司的商业机密作为自己市场竞争的砝 码。于是乎,对职业经理人指责声音可谓 此起彼伏,究其根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经理人的诚信问题变得如此敏感?  相似文献   

20.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1,(21):112-113
他被全球的编剧们奉为偶像。参加他的“故事培训班”,被《名利场》称为编剧界的“朝圣之旅”。就连微软、福克斯等商业机构,也曾请他去给经理人讲课,讲授用故事说服对手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