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如何“长大成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企业研究》2003,(3):46-48
记者手记:最初拟定的话题是:“本土管理咨询公司为什么长不大?”。可采访几家本土公司时,他们都提出了异议:谁说我们长不大?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璞反问记者:像我们这样一个有着200多名有哈佛,清华,北大MBA学历和大中企业高层管理经验背景的专职顾问,年运作20多个项目的公司,还不算大吗? 诚然,随着这两年市场需求的扩大,本土管理咨询公司手里的“单子”多了起来。加之跨国管理咨询公司在一些竞标中屡屡折戟,几番败给本土公司,更使本土公司信心倍增. 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目前在国内几万(有人说是几十万)本土管理咨询公司中,成规模的毕竟为数不多,真正能与跨国公司分庭抗礼的更是凤毛麟角。本土公司仍然有许多成长的烦恼:混沌的市场,无序的竞争、不成熟的客户……正如专家所称:今天的中国管理咨询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决定换个更具建设性的角度,探讨——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如何“长大成人”?其实,无论是“为什么”还是“如何”,我们做这个话题的初衷和目的都是希望本土管理咨询公司能够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看到王璞时,他有一个十分清凉的发型,短短的毛茬刚从头皮里长出来,而他说留这发型不是因为暑热难耐,而是前两天“归零”的结果,因为他要“从头开始,削发明志”。原来,今年夏天是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成立十周年,也是下一个十年规划的开始。“1996年我们是国内最早,2006年我们是国内最大,到2016年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于是,作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和CEO,王璞从“头”做起了。他说,这个“头”有三层含意:自己的脑袋、公司的首脑、时间坐标轴上的新起点。面对《东方企业文化》采访的话题,王璞说,现在我们谈中国管理思想的体系上的创新,也许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可以开始谈中国管理思想的“火花”了。中国管理体系的“森林”,可以从这些“火花”开始。  相似文献   

3.
残酷竞争中的星光点点 喜忧参半的本土日化业现状 张建国:日化企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多家曾经盛极一时的本土品牌都被外资收购,比如,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等等不一而足,本土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那么本土品牌为什么节节败退?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请到立白集团副总裁彭玉冰博士和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良文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土管理咨询业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土管理咨询业,从八十年代初期起步,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网络信息业对创新无止境的追求,以及资本市场的大重组等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咨询业面对企业的需求仍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有人抱怨:“中国的咨询业还太幼稚,要得到真正的服务还得找国外的咨询公司”,更有甚者断言,加入WTO后,本土咨询业自己都面临被国外咨询公司整体吞并的危险,还奢谈什么为企业提供咨询,为别人治病先得治好自己的病。作为一个咨询顾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本土咨询业所面临的困境,本土咨询业出路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有一个话题:“上海为什么没有企业家?”王佳芬承认这个话题提得有道理,说上海企业家是“又少又牛”,而她自信地笑称自己是“这么有魅力”的上海女企业家。 “中国的土壤还不适合企业家成长。”王佳芬对本刊记者说,很由衷。 不知从何时起,王佳芬有了一个“铁娘子”的称号。她自己并  相似文献   

6.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中,管理咨询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管理咨询企业如雨后春笋,但又往往昙花一现,中国的管理咨询企业应该如何走过自己的初创期?成立于1999 年初的上海通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用自己的实践做出了回答。七年来,通和公司始终以成为本土领先企业为发展目标,不断研究和探索管理咨询市场的发展规律,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管理咨询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华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又面临着人才、技术、信息等的困扰。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市场上管理咨询公司的缺陷,提出了发展高校管理咨询公司的观点,并论述了高校管理咨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一个成功的品牌往往造就了一个成功的企业。正由于此,企业在品牌的打造上可谓极尽所能。但纵观眼下国内市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的品牌可谓少之又少:无论是当年夺得央视标王而盛极一时的秦池酒;还是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烟草业半壁江山、而今市场每况愈下的云南红塔山等等,鲜活的例子举不胜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在树立品牌的过程中应该怎样避免陷入盲区?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日前,就一些企业在“品牌”方面所涉及的某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咨询管理专家、北京鼎典冠略咨询有限公司CEO董权。记者:在今日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正…  相似文献   

9.
新关系主义     
关于公关的话题,有许多不明白需要我们设问。为什么中国只有不到1%的企业求助于专业公关公司?为什么国际公关公司的客户90%是国际企业?为什么本土公关公司的客户大多是 IT 企业?如果说西方人眼里的公共关系是以公正,公开和透明为原则,那么中国人眼里的公共关系大多是以人际关系做链接。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假设用两个字形容中国人的关系,可以用“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技术监督》1996,(10):11-12
6月19日,“’96中国质量万里行”启程了。产品质量这个近年来热得不能再热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当万里行记者刚刚踏上质量征程的时候,一起触目惊心的假酒伤人案却在云南会泽县发生了,35人因此失去性命,192人致伤致残……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谈论质量的时候,消费者面对的仍是有性命之忧的产品市场?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根本症结何在?我们如何才能解决好产品质量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社最近邀请了国家技术监督局、轻工总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部分企业界人士并本刊编辑,进行了由35个亡灵引出的关于“人·质量·生命”话题的研讨。本文即是此次话题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1.
咨询师作为一群不穿白大褂的“大夫”,总是有机会去处理全球500强企业经理们同样面对的问题,其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乐趣让刚毕业的MBA 和大学生趋之若鹜。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在企业中落地帮助实施,价格低廉。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内地咨询公司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仍然停留在“几条枪、几个人、几部电话”的原始状态。由 MBA 毕业生捎带上几个教授创办的地区性小咨询公司在2002年的大量增加,以及“薄利多销”经营理念的兴起,这都使得企业对管理咨询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其实,咨询业所面对的现实情形也不是很乐观,据某研究中心在2002年底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有141家上市公司聘请了管理咨询公司,2002年这一数字只升到182家。由此看来,管理咨询业并不是一个“供需两旺”的市场,众多没有聘请咨询公司的企业究竟是因为不相信咨询公司,还是根本不需要管理咨询,或是出于什么别的顾虑,不好妄加推断。但不言而喻的是,咨询公司若要想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可,还需要一个“闭门思过,苦练内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中源 《数据》2011,(8):8-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记者采访了带孩子来旅游的王女士,谈到“为什么来这里”的话题,“应该让孩子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必要看”、“应该看”成为记者在红色景区采访游客时听到最多的几句话。从政府倡导到国民自觉,市场正悄然转向,红色旅游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3.
《公司》2003,(10):21-22
目前,国内己有管理咨询公司 数万家,上规模、成气候的 却不多,真正能与跨国公司分庭抗礼的更是凤毛麟角。作为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管理咨询业已被广泛看好。但是,本土咨询公司为何做不大?如何做大?南晟德顾问机构总裁刘建南先生对此有过比较深入的思考,就此,本刊对他进行了采访。 《公司》:作为一项知识产业,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和其他行业相比,具  相似文献   

14.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酱油,但近日记者在吉林、辽宁等地采访时发现,调味品市场上假酱油随处可见。 袋装酱油是老百姓最常购买的酱油,通常各地袋装酱油的价格都在0.7元钱左右,可吉林、辽宁市场上的一些酱油却出奇地便宜。在长白山山区的泉阳镇,记者随意走进了几家商店。记者:“这个怎么卖的?”售货员:“这种一元钱3个。”记者:“周边地区都用这种酱油吗?”售货员:“都是这样的,山沟这种卖得更好。”在调味品集中的通化二建批发市场,记者要求批点酱油,摊主打探了几句后说,想要便宜的也有。不一会儿,摊主就从屋里拎出了30袋装的一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03,(1)
种种迹象表明,远大兄弟张跃、张剑的彻底分家,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家成功的大型民营企业,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兄弟的根本分歧到底在哪里?是性格之争?是战略之争?还是利益之争?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但虎打多了怎么分食自古就是一个难题。有人说兄弟公司无法解决所有权的继承问题,也有人指出这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宿命,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民营企业走向成熟的开始。当外界为张氏兄弟如何划分远大资产、如何决定远大前途杞人忧天地捏一把汗时,如今的远大一号人物张跃却声称:“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企业性质或企业产权问题上扯出麻烦来。说的不好听一点,企业产权问题都扯出来的人,那企业能不能经营得好,我是蛮怀疑的。”其实分也好,合也好,原本是兄弟俩的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无论是投资人的哥哥执掌远大未来,还是技术专长的弟弟引领市场,这是远大的家务事,外人如何说三道四?无论怎样“分开”,重要的不是如何“分”,而是如何“开”?“分道扬镳”后的张氏兄弟,是从此“开云见日”,还是从此“开始衰败”,谁能预料得到?远大还能走多远,远大究竟能做多大,外人只能看热闹,关键在他们自己。对于这对曾经凭借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实力,一手一脚地打出市场,而不是靠着某种社会关系资源置换资本的兄弟民营企业家,我们充满敬意,也因此更加地关注他们的命运。但愿承载着两兄弟远大理想的公司,能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4,(Z1)
<正>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在高峰论坛中,企业家就“中国未来10年,分享商业未时代”、“中国能否持续领跑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相似文献   

17.
六年前的夏日,北京大学EMBA面试现场.面对主考官,我信心满满. 我简单介绍过公司情况后,主考官发问:“公司成立六年多了,为什么规模没有做大?” 我:“不想做大.” 主考官:“为什么不想做大?” 我:“我觉得做大了没有什么意义,我的人生信条是:赶路不忘看风景!” 十五分钟的面试转瞬即逝,主考官问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这次面试,现在想把公司做大吗?” 我:“不想.王均瑶三十八岁留下三十八个亿毫无意义!” 其实当时我的公司已是当地期刊和会展广告界的NO.1,只是比起面试竞争对手动则上亿资产的“大咖”们相比不在一个重量级.既然北大的校训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我何不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8.
李文婕  杨与肖 《经营者》2013,(5):122-125
中国最大的本土品牌汽车研究咨询公司如何一路走来?他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判断又是什么?"人家问你们公司还有比你年龄大的吗?我回答,还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对方顿了顿,说,那就跟你谈吧。"对《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回忆起公司成立之初与客户谈判时的情形,新华信联合总裁、CEO林雷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知识密集型中小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特征,结合“知识螺旋”,阐述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内容,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并且提出了本土管理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以推动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一位高级代表 曾经踌躇满志地说:“中国众多的企业亏损严重,效率低 下,急需管理咨询公司来充当企业经营的高参,咨询业最 大的市场在中国,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最重要的咨询公司之一。”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对国际 管理咨询业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外国的管理咨询业 巨头十分看好中国这个市场,迫不及待地大举进军。如麦 肯锡、伯尔尼、罗兰·贝格等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起 初是主要为在华的外资企业或机构服务,现在已逐渐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