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对陕北地区土壤性质的动态影响规律,以陕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黄绵土为研究对象,以混油法设置了0、0.5%、1%、2%、4%共5个不同梯度的土壤石油污染水平,开展了培养监测试验,分析了石油污染对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以及随着时间变化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石油污染对陕北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影响显著,pH与污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质和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全氮则和污染水平无相关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除清洁土壤外,同一污染水平下,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基本上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全氮在培养4周之后,下降趋势逐渐变缓,含量趋于稳定。石油污染引起土壤碳含量的大幅升高,导致了土壤C/N的显著失调,因此,在采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时,需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氮营养元素,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发挥最大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碳循环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每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因此表现出的碳收支状况也就不同。为了准确认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人们必须掌握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碳循环特点。本文主要围绕几种典型的土地覆被类型的碳收支平衡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土地覆被变化对碳收支影响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旨在表现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碳收支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的现状和趋势,为科学地利用土地、正视土地覆被的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得到2000年与201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了近十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应用信息熵与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功效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了生态安全格局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陕北坡地使用单点源涌泉根灌条件下,坡地土壤水分具体的运移规律变化情况,通过在陕北山地枣树微灌示范基地进行的单点源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条件下涌泉根灌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湿润锋运移在前期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慢。在水平剖面,入渗40L水量后,4、6、8L·h~(-1)湿润体在X和Y方向湿润锋分别运移至39.1、42.0、44.8cm和37.0、38.3、40.5cm,两者运移速率相当;4、6、8L·h~(-1)湿润体水平面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别为3.8、5.71、8.4cm·h~(-1)。而对于垂直剖面在入渗40L水结束时,4、6、8L·h~(-1)湿润体的X和Y向运移距离分别为:40.9、39.8、43.1cm和53.0、47.3、45.7cm;4、6、8L·h~(-1)湿润体X和Y方向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别为4.09、5.97、8.62cm·h~(-1)和5.1、9.46、9.14cm·h~(-1)。综合分析发现,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峰运移速率越快,且在垂直剖面上Y方向显著快于X方向。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于了解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伦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提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烜 《新疆财经》2010,(5):17-20
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基层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本文以2007年和2015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的TM影像为基础,以量化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的耕地、林地、水域等面积均在减少,建筑用地的面积却不断增加。从动态度的角度分析,变化幅度最小的区域为林地,变化指数为-0.13;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为建筑用地,变化指数为0.13。下降明显的指标为生态服务总价值,从2006年的11.27亿元减少到2015年的7.77亿元。敏感性分析表明,ESV对生态系统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具有可信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较多大中城市出现大城市病现象,城市蔓延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对土地蔓延的形成从土地利用规制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将土地利用过程分为土地征用、土地规划和出让以及土地开发三个环节,提炼土地利用过程中三个主要经济主体:居民、政府、企业。在这三个过程中对三个经济主体选择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和供求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土地利用规制中土地征用和补偿不合理导致居民住房有效需求不足和城市住房供给过剩,而房地产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放大了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赵金龙 《北方经济》2012,(17):83-84
正由于二元社会制度的存在,流动农民的户口、教育、各种保障、工资待遇等都难以与当地人完全一致,这使得乡村农民的移动很不彻底,虽然外出就业,但他们必须把根留在乡村,以此谋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归属感。移动的农民成了两栖人口,随着生命周期和季节的变化,游走在城乡之间。这种不稳定的迁移给农村土地利用带来了极大影响。一、农民转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影响从总体看,随着农民流出乡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强度不断减弱。但这种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1978年航片和2007年卫片为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近30年南屯煤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①南屯煤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1.14和0.52升至2007年的1.81和0.82,优势度下降,从1978年的0.48降为从2007年的0.18,该矿区土地利用朝相对无序的状态演变;②耕地、塌陷地、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这4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南屯煤矿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③2007年南屯煤矿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比全国水平高而优势度比全国水平低,该矿区土地利用无序状态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特性;分析了当代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探索陕北民歌发展的途径:首先,陕北民歌应保持它一些原有的音乐元素;其次,陕北民歌不应当受现代流行音乐思潮的冲击,更不能被其所掩盖或淹没;第三,陕北民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屏山县一调和二调土地利用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屏山县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自然、人口、经济、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地肥力条件变化,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集陕北沙地、新改良地、5年耕作后改良地和川道熟地土样,并分别测定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量等指标,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水、温与改良状态和灌溉方式有较高相关性,表现为无灌溉设施的改良地高于沙地,无覆膜有灌溉设施的田块高于无灌溉设施田块,覆膜田块高于未覆膜田块;改良地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盐等养分指标含量均优于未改良沙地,且除速效磷外,各养分指标有随农业利用历史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通过改良可以有效改善陕北沙地土壤质量,提高肥力;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改良地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魏巍 《科技和产业》2012,12(5):135-138
选取了14个影响因子,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得到影响吉木萨尔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并且揭示了吉木萨尔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陆晓波 《魅力中国》2010,(16):49-50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学者观点,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驱动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还对土地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研究采用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多种评估方法,从县域尺度上定量分析了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得出以下结论:2010年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较2000年有所降低,但经济损失增加了57.6%;养分损失是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主要来源;就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来看,府谷县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最大,陕北25县区由南到北,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程度大致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丘陵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陕北地区,介绍了陕北机修梯田建设的作用,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梯田建设的效益,并针对目前梯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新华 《开发研究》2004,(3):31-32,39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三大自然能源支柱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能源资源具有不再生的特点 ,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 ,储量越来越少 ,因此 ,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规划 ,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陕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试图从指导思想、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等方面 ,探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这些“全球型”的能源给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不可再生资源的走俏。在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与教育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