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仍存在涉外仲裁司法审查的范围、司法审查的法律程序以及司法审查的审理结果等诸多不足。本文分析关于我国涉外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问题。  相似文献   

2.
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手段,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697年,英国颁布第一个仲裁法。19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法,把仲裁作为最终解决当事人民商事争议的方法。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实施,使我国真正有了适应国际惯例的仲裁的制度,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解决经济民事纠纷的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手段,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697年,英国颁布第一个仲裁法。19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法,把仲裁作为最终解决当事人民商事争议的方法。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实施,使我国真正有了适应国际惯例的仲裁的制度,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解决经济民事纠纷的法律制度的确立。我国的仲裁制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势头是非常好得,近七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全国150多个仲裁委员会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累计受理案件约30余万件,案件标的额约6…  相似文献   

4.
商事外观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法学,但却与古罗马法、日耳曼法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观主义在商法中的法律关系类型不同于传统民法,以商事三角关系为视角可以看出其内部呈现出“本人—相对人—第三人”特殊构造。由于其在商法中的适用具有特殊性,一般认为商事外观主义由商事外观事实、本人与因、善意相对人具有合理信赖三要件构成。通过比较美、英、德、日等国的商事外观主义法律制度,在民法典出台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在商事通则总纲部分细化规定与商事外观主义有关的法律制度和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商事交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效、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听证制度体现了程序公正,高校实行听证制度有利有弊,高校推行听证制度要遵循小步渐进,周密考察,以实现高校管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日本农地征用程序差异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农村经济》2008,(6):125-127
本文探讨了日本农地征用过程中的争议裁决制度,并通过分析得出中日间农地征用程序中最大差异体现于对征地争议的仲裁上,而影响中国农地征用效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合理公正的征地争议仲裁机构.虽然中日两在征地背景因素等方面上有所不同,但日本的有所不同,但日本的有益经验仍对中国完善征地制度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我国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土地交易活动实行进场公开交易。土地交易的市场化客观上要求交易程序的法制化,在追求实现土地最大利用价值的同时,交易程序必须严谨具体,以保证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现行土地交易程序基本框架土地交易程序是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中产生的,也是应人们渴求公正交易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土地交易程序已经成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乃至整个土地管理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现出了应有的程序价值。我国现行土地交易程序的基本框架包括:1.规定了交易方式。关于交易的方式,《土地管理法》《土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大多数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益争议,具有很强的民事纠纷属性。探索建立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是突破现有解决途径困境、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解决纠纷长效机制的需要。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大量农村宅基地纠纷的民事属性、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发展为这一制度构建提供了可能和借鉴。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的探索,最重要的是需要明确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的性质、内涵和受案范围等最基本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开始,浙江省桐庐县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进行了尝试;2006年9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县后,又在仲裁制度建设、规范审理程序、保障办案质量、培养仲裁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的各类纠纷,浙江省温州市积极组建仲裁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对仲裁制度建设、规范审理程序、保障办案质量、开展研究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营业执照承载着营业能力和主体资格的双重确认功效,因而成为市场准入监管的手段之一。但实质上既限制了营业自由,又削弱了商事登记的作用。由此,营业执照的存废成为商事登记立法的焦点。通过分析我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营业执照制度相关规定,提出对营业执照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呼吁废除营业执照而代之以统一和完善的商事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一部事关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实施好法律,需要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仲裁制度和仲裁队伍,全面开展仲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省农业承包合同仲裁工作起步在九十年代初.1992年以省政府第26号令下发了<辽宁省农业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办法>,对农业承包合同仲裁机构设置、受案范围、仲裁程序、仲裁复议程序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阿什河畔,农业人口28.7万人,耕地面积104.5万亩.自从被列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省级试点县和国家级试点县,阿城区主要从健全机构、严格程序、强化制度,实施公开、统一文书几个方面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郑传贵 《农村经济》2006,2(4):14-16
任何制度都负载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公正是制度的第一要义。因此,本文认为,制度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制度不公正是我国城乡分割与不平等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只有努力实现制度公正,才能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需要仲裁制度保障。如何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农村现实情况,构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的进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呈现多发性和多样性特征,但此类案件的仲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农业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发展,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英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的、比较成熟的土地征购补偿制度。英国土地强制征购与补偿的原则、目的及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土地征购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具有独立的司法与行政权力的仲裁机构;土地被征购者的补偿范围相对宽泛。对我国的启示:增进土地征收中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利益;建立健全征地过程中的纠纷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保障为公共利益而实施土地征收中失地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仲裁与诉讼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两种基本法律制度。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中通过依法起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起步较晚,利用仲裁解决经济纠纷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随着仲裁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农信社利用仲裁方式解决清收盘活中遇到的难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是在充分总结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化解经验的基础上,将仲裁这一解决民事纠纷的通用方法与我国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结合起来,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实行充分调解、受理纠纷、审理裁决的纠纷化解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各地仲裁组织机构快速设立、仲裁员队伍日益壮大、配套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章程(示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的行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合同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安徽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和《安徽省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暂行办法》,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