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乡村图书馆(室)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乡村图书馆(室)建在农村,离农民最近,担负着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和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乡村图书馆(室)建设情况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田 《农家之友》2009,(25):1-6
本文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乡村文化建设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并且从乡村网络发展,乡镇图书馆建设以及维护农民的精神利益三个方面介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既有法律保障,又有政策支撑,面对乡村文化式微、农民阅读障碍等客观事实,乡村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信息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文化治理功能以及文化保护功能。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必须丰富馆藏资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倡导全民阅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乡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迎来飞速发展。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突破原有的农村落后文化观念,提高农民的政治素养与法律意识,使农民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然而,我国部分乡村的文化建设进程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建设应当着力培养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性工程,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是农村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建设还比较落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点制约因素。要从加强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图书馆发展基金、发挥城市图书馆帮扶功能、制定农村图书馆法律法规、探索农村图书馆建设新形式等方面重点解决,促进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乡村旅游业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遵东 《农村经济》2006,(12):53-55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旅助农”,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业在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相关的对策,为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稳固和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石,也是做好乡村工作和增强乡村基层党风建立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开展和乡村社会政治的稳定。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加大财务公开力度,不仅可以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促进农村事务管理民主化,也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发改价格[2006]873号),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作为价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意见》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方面,加快推进城乡各类用电同价,农村中小学用电原则上执行居民生活电价:适度调整水利工程供农业用水价格,合理制定农业生产用水的水资源费标准等。二是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方面,研究制定电信服务向农村倾斜的资费政策:合理制定农村有线电视收费,对低收入用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规范农村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是很高,需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继续教育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应当从加强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机制、加强立法等方面推进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民的组织化。农民组织化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来行动,从而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状态和过程。乡村治理是指以增进乡村公共利益、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和构建良好的乡村秩序为目的的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和状态。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需要,也是乡村社会稳定和乡村社会秩序生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乡村旅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2000年,我市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本文针对开发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提供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可以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文章以四川省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为例,探讨了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背景下,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但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依旧存在重视度不够、受农村陈旧思想限制、转移"三农"工作重心难度大3个重难点。因此,应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普及,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意识;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粮食产业科学化发展;整合多方位资源,促进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于今年元月起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都认识到农民问题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因而都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事实反映出他们没有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他们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新乡镇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文化建设管理相对滞后。所以,应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大批的新农民,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庞大的农民群体要整体推进,融入现代社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懂科学、会管理、知信息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远大工程,而作为主阵地的农广校,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及学历提升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培育主体,农广校在新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日本乡村振兴的演变历程(一)起步阶段:调动各方力量,开启新农村建设“二战”后,日本由战时状态转到恢复重建阶段,为应对社会环境经历经济社会变革后的剧烈变化,解决城市化的急速发展带来的乡村发展几乎停滞的问题,日本于1955年开展第一轮“新农村建设”,提出“新农村建设构想”,强调以积极构建农民经营共同体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