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午到东方台“潭天一线通”求职热线作嘉宾主持,半小时接了12个热线电话,其中5个叫我介绍进单位后如何渡过关键的难熬的合同试用期。一只电话是华先生打来的,他说原是苏南某市从事科研项目组的经理,平时也管着16个人,凋回上海后重新找工作,本科生又有实践经验,工作自然不成问题,然而一年内进了三个单位都在试用期被回绝了,华先生说该如何安然渡过试用的合同期。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试用期”的概念望文生义,一些用人单位常常在实践中,对“试用期”内员工的劳动关系管理和认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可以随便辞退;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可以不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可以随意设置、延长、增加……这些误区在实践中比比皆是,而这些行为一旦遭员工起诉,对用人单位来说恐十白就会“凶多吉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保障》2012,(8):43-43
编辑同志: 2011年12月,我应聘到一家制药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2600元,试用期满后月工资为3500元。在该单位工作满6个月后,我向单位提出辞职,同学得知我的情况后告诉我,制药公司与我约定的试用期过长,是违法的,要我坚决维权。请问,我是否可以要求用工单位赔偿我试用期超标期间的工资损失?  相似文献   

4.
据今年第8期《安徽劳动保障》报道,今年以来,安庆市依托劳动力市场狠抓平台建设,在职业介绍上通过扩大专场招聘(4050、残疾人、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形成一些特色专场;新增.“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招聘会”,提升市场中介的档次;开设重大节日招聘,组织专场集中招聘等一系列举措,狠抓落实,使得职介工作取得很好成效。截至5月底,共举办招聘59场,进场单位1660家次,提供岗位23662个,进场人数22472人次。与此同时,在就业服务过程中坚持“五心”工作法,认真做好“一对一”的求职服务,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并经常深入企业,广泛搜集空岗信息,落实供需匹配:开辟一个信得过的网上求职平台,加大网上求职力度。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试用期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劳动合同期的期限相应确定的,而且试用期不能超过法定的上限。那么试用期结束后,单位能够以员工不符合企业要求为由延长或再约定一个试用期呢?  相似文献   

6.
受自身生理特点和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求职时要比男性受到的限制要大。造成女性在工作的挑选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劳动力市场,用工单位在用人的选择上也通常将男性视为首选。据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2002年1-5月的数据显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约占求职总人数的38%,其中35-50岁的中年女性将近占到求职女性总人数的43.%。  相似文献   

7.
职场新人试用期需要注意事项自新人进入一家单位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在这家单位的“试用期”。根据工作性质、特点等素,每个单位规定的试用期限不尽相同,一般一至三个月,但也有个别长达半年的。要想在新的工作岗位站稳脚跟,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给上司和同事一个良好的印象。对于试用期,许多新人会产生“如履薄冰”的感受——还有什么比在“试  相似文献   

8.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与新招职工约定的相互考察的时间。一般来说,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都可以约定试用期。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试用期中只能用解除合同来消灭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共242687人次,一万多家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213441人次,求人倍率为0.88,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没有什么比在试用期遭到淘汰更令人难过的了.被这道门槛挡住的不仅仅是好的工作机会.更可能形成对再次就职的勇气的打击。所以,寻找到迈过试用期门槛的方法,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小企业》2012,(10):80-80
1.企业登录当地推荐单位的网站(也可以通过科技部创新基金网站www.innofund.gov.cn进入当地推荐单位网站),在线填写企业信息,进行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试用期"的概念望文生义,一些用人单位常常在实践中,对"试用期"内员工的劳动关系管理和认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可以随便辞退;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可以不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06,(5):50-51
一、职业供求现状 松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共有3898家各类用工单位,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公其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招聘各类人员累计55024人,进入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求职者70132人,总体求人倍率为0.78。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6020人和24人。上升幅度分别为0.12和0.3个百分点,需求总人数与求职总人数之间差减小,供求失衡状态趋于缓解。  相似文献   

14.
截止8月中旬,上海专业人员招聘网已有入网单位1.23万,入网个人6.77万,有效招聘岗位数保持在2.5万个以上,日均浏览量保持在45万次以上,求职成功人数为2261人。27家中介机构发布了2751个招聘岗位。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9,(3):I0002-I0002
痛苦的选择 无论是初次参加工作,还是再就业,相信您一定经历过职业选择之苦 应聘惨遭失败,求职困难重重;证书毫无用处,培训失去目标; 工作繁重枯燥,人际关系复杂;升职前途渺茫,加薪遥遥无期; 年轻求职尚欢,中年惨遭淘汰:还得从头开来,晚景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一部分毕业生具有强烈的就业愿望,积极参加招聘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却落实不了就业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这部分毕业生数量可观,他们求职失败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和消极行为.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将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形成出发。提出“弱势群体”顺利就业的途径和对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为了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订立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通过试用期考察职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对试用人员来说,可以在试用期内考察用人单位原来介绍的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提供的工作是否与自已的志趣、爱好、特长相符。一方发现实际情况与对方介绍的情况不相符时,均可以在试用期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是劳动合同中其他条款的实施能否得以保障的前提,是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7月份,本市共有6千多家单位进入劳动力市场,登记需求8.2万人,登记求职7.5万人。总体供需状况呈良性状态。名列招聘专业数量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保安、营业员、电子元件制造人员、生产技术员、餐厅客房服务、汽车驾驶员、企业管理、驾驶员以及收银员,列求职专业数量前10位的分别是:保安、营业员、汽车驾驶员、理货员、运输设备操作工、会计、行政办公人员、收银员、机械设计、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的审计书刊发行工作在书刊林立,种类繁多、竞争激烈、征订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经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保持了稳中有升发展势头,取得了“三多一强”的好成绩。即:发行总量增多,发行类别增多,购订对象增多,发行积极性增强。1996年征订各种审计书刊杂志只有数百份;1997年发行量直线上升,一举比1996年增长47.03%;1998年的征订力度继续增强,发行量进一步扩大,突破了千份,比1997年增长24.25%。连续三年被省审计厅评为审计书刊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以下五…  相似文献   

20.
田先生与某技术公司签订了一份试用期合同,约定试用期自2004年11月8日至2005年2月7日,试用期月工资为8000元。该公司的《员工手册》规定,公司给予每一位新加盟人员一个工资标准,试用期按照70%的比例发放,经试用期考查合格者,予以补发剩余的30%,经试用期考查不合格者,不予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