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致富天地》2016,(4):16
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共分为20篇,其中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十三五期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陈明鹤  王英  张明  刘巍 《消费导刊》2014,(10):25-27
现代农业只有进行规模经营才能实现增产、高效、高收益,而我国人多地少以及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要处理好“规模”和“适度”的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其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承担起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解决现代农业的规模适度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一、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规模效益初步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规模经营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苏锡常地区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体时间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发达,农民"离土不离乡"到乡镇企业工作,先是把农田交给亲戚朋友代耕代种,逐步发展到交给种养大户包括外来大户种植。第二次高潮是淮安等地的结构调整连片种植。  相似文献   

4.
沈曼 《商》2013,(12):283-283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工人化,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中国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要避免小农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端,可以进行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用现代科技、先进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集约化、市场社会化、环保生态化,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农业。其特征包括:现代化的手段、科学化的管理、社会化的服务、优质化的产品、知识化的农民。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与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具有共同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第一,以提高生产力总体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我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工具,先进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资源高效利用,高经济效益,与环境和谐并可持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产业。对现代农业而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春华 《商场现代化》2006,(24):240-241
农业、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必然在经历了1957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中和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后,将再一次走向集中。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双倍增的定量发展目标,即2020年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未来十年是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进程又滞后于工业化。所以,要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入手,推进城市化。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了通过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发展集约性的现代化农业,把农业劳动力能够解放出来的思路与案例。  相似文献   

9.
单永旭 《消费导刊》2009,(18):80-80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针对这种有利时机,为加快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必须立足我国国情,顺应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确定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云南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坚持市场导向、企业带动、互利互惠、择优发展、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产品加工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慈 《商》2013,(9Z):235-235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两重性,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经济再生产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新时期新阶段,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_Y-,_lk产品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理论来管理农业,以先进的制度举措来解放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这种转变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主要从两个部分来论述这一课题,第一部分从基本内涵及特征体现两个方面概述农业现代化;第二个部分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会议指出,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  相似文献   

13.
乔光明 《农机市场》2010,(12):47-47
本刊讯由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召开。本届博览会旨在全面展示当前我国涉农信息技术发展成就,宣传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以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结合本地实际,从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入手,依靠科技提高人才素质,在实行土地集约化的同时,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并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黑龙江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TOPSIS法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呈直线型增长,但在农业投入力度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基于此,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组织方式,突破科技和人才的瓶颈;改善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管理方式,加强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芬 《农机市场》2013,(9):37-37
8月10至11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农民手机报主办的“奇瑞谷王杯”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对话用户新需求、开拓未来新市场、塑造品牌新形象”为主题。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我国现代农业装备企业如何应对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深入交流了传统农机合作社如何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型等一系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所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延艺 《商》2014,(42):268-268
农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圜计民生的发展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来源,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适合机械化大生产,农垦总局发展势头猛进,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尤其是在开发建设三江平原中积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大规模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黑龙江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力度不足,这样一来,在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上的支持力度就更加的薄弱。本文通过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黑龙江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建设黑龙江省的现代化农业的金融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到2015年,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这是《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所有质量发展目标的第一项。目前,我国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未经检验监管的出口商品因质量安全问题被国外通报、退货的数量逐年增加。提升食品农产品质量,维护食品农产品安全,是《纲要》的刚性要求,也是质检部门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也是农机市场的主体。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以及对新型农业机械认知程度不尽相同,要培育完善农机市场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和引导调控机制。近年来,全国各地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和措施。去今两年中央又出台了“一号文件”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国人大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将一些成熟的扶持政策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建立和农机化的发展。实践证明,采取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推进农机化,体现了科学的农机化发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粮棉油、肉蛋奶、果蔬鱼等农副产品产量生产稳定。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