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监理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业务趋于饱和,收费越来越低,大部分监理企业面临生存威胁,转型发展是唯一出路,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设计、监理等企业转型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监理企业要想转型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必须具备一支专业技术实力强、综合管理能力高的人力资源队伍,本文在分析了监理企业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理企业转型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对策,为监理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成璇 《价值工程》2021,40(34):147-149
国内于2017年全面普及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实践.本文将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研究对象,将BIM技术用在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分析咨询问题,展开BIM使用需求的全环境考虑,研究使用必要性.应用WBS对各个阶段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进行分解,使用案例手段,对BIM技术使用方式进行研究.围绕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要和方法,合理设计BIM全过程工程咨询结构,为我国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对BIM技术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丹怡  张蕊 《价值工程》2021,40(15):109-113
基于价值链视角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再造流程进行分析与构建,以期使重构后的流程体系更好的适应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全过程工流程再造动因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价值目标,构建价值链模型对工程咨询业务服务流程进行再造重组.旨在为工程咨询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背景下,咨询企业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本文结合国际工程公司发展需求,围绕招标、造价、工程咨询构建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型,提出了一体化服务的重点举措。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咨询企业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助力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刘欣 《价值工程》2021,40(15):97-98
工程监理制度已发展三十多年,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以及新型组织模式的出现,监理企业已面临发展瓶颈.响应国家号召,转型全过程咨询企业是越来越多监理企业的共识,监理企业本身的制度、经验、人才优势也有利于发展全过程咨询业务,顺利转型能够对工程建设行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茵  王昆  高平 《价值工程》2023,(28):48-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自2017年推出之后,已成为工程咨询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探索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扎根理论,提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并运用DEMATEL模型识别关键评价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的影响路径,以期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怀悦  刘栋  蔡东升  李镇 《价值工程》2019,38(20):91-93
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社会分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接轨国际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及考虑建筑业产品自身固有特点的需要。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成为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工作之一。全文在对我国工程咨询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培育上位引导政策、培育来源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研究,提出现阶段可依托具备代建资质的监理公司、工程设计单位重点发展一批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以"领头羊竞争"效应全面带动促进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9):66-67
工程咨询公司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是一种有效管理模式,文章以一实际案例阐述全过程造价咨询流程及内容,重点描述了项目实施中先进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工程咨询公司在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及效益评价,节约了成本,实现了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2015—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数字化转型”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这一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创业导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来促进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创业导向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观层面的前因研究及路径机制,对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经济系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同时也对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和性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工程咨询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建设中的专业性,以便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功能效果。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咨询方式,文章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曾红艳  郁玉兵 《物流科技》2024,(8):100-103+107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构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策略、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弹性→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基于PLS-SEM对210家中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策略对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弹性对创新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且供应链弹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弹性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为企业更好推行数字化转型以构建供应链弹性,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工程咨询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全过程工程咨询属于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同时也是我国工程咨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对于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特点进行探讨,最后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要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黄源 《价值工程》2023,(14):47-50
为了解决铁路工程造价咨询市场中投资者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满足投资者对铁路工程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造价咨询服务需求,本文首先引入大数据技术,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数字化管理框架体系,形成了造价数据采集、分析、组织、运用的顶层设计;其次围绕造价咨询关键因素搭建大数据应用与管理平台,构建了驱动组织结构、生产调度、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标准规范5大平台,从而为实现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传统产业发展的障碍,其自我认知存在误区、转型能力差异较大、转型实践风险大,亟须开展转型能力研究与策略优化。文章在研究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技术支撑能力、组织敏捷能力、管理迭代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4个维度分析影响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因素,提出能力提升策略,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重要方式,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利用文本挖掘和人工阅读相结合的方法,从二维角度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采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来提高审计质量;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而商业模式创新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主要出现在盈利、机构持股较高及非国有企业里,并且在2015年国家实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产业政策方案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审计后果,为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错报风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是企业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内容,Chat GPT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智能化转型。文章通过探讨Chat GPT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可以应用于会计分析、税收筹划、审计和会计咨询等具体场景中,帮助企业提高数据洞察力、快速学习税务法律法规、智能识别潜在欺诈指标、确保会计咨询响应速度和信息一致。  相似文献   

18.
“双碳”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追求低碳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主要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对伟明环保智能环卫处理项目展开纵向案例研究,试图探讨企业从资源到能力再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转型的一轮资源编排过程可以抽象为“零散资源元素—资源结构化—数字赋能化—价值杠杆化”,而在此基础上的阶段性产出又会与外部动态环境相结合,以重构元素的形式反馈于新一轮的结构化环节,由此迭代编排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2)组织层面的低碳管理能力也是连接数字资源编排全过程的关键要素,管理者能够通过低碳资源的再部署,实现更具有绿色意义的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9.
叶甜 《物流科技》2022,(10):12-15
识别物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有助于加快物流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案例总结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提炼出物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利用解析结构模型(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获得多级递阶结构图。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帮助加快物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数字转型已成为常态,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转型升级效果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资源“三角形”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TFP研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TFP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