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洪 《财会通讯》2009,(3):101-102
一、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的过程及结果 海信收购科龙被称为国内家电业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的“并购”案,并购企业的规模(被购目标年销售额84亿元)和并购金额(收购金额为9亿元)双双创下了中国家电并购史新高。2006年4月24日,科龙发出了关于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补充协议二的公告之后,作为收购方的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之母公司——海信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以6.8亿元最终完成对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的收购,股权过户手续计划在2006年5月1日前正式完成。  相似文献   

2.
一家平静如水、一贯稳健的公司,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走上并购、扩张的道路,究竟是福是祸? 沸沸扬扬了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4月21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签定了股份转让补充协议, 前者将所持有26.43%的科龙电器股份以6.8亿元价格转让给后者。这是国内家电业迄今为止并购资产规模最大、收购价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07,(5):34-35
从2005年7月海信与原科龙控股方顾军达成收购科龙意向,到2006年4同24日科龙电器正式宣布海信以6.8亿元完成对顾所持科龙股份的收购,再到2006年12月14日实现股权过户真正完成收购,前后历经17个月……这起中国家电业迄今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且一度不被看好的并购案才算最后板上钉钉。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内企业的并购频频发生,海信与浪潮合并,小天鹅与科龙结盟,青岛啤酒收购30家国内啤酒企业,王府井和新东安对接,华润控股万科,长虹"图谋"夏华.新兴的互联网业界也掀起了一起起"并购","联想"赢得"赢时通","易趣"中标"中原标局","鲨威"游进了"tom.com","lohoo"归顺了"e龙",chinaRen嫁给了SOHU,广东证券成功收购盛润stock2000,似乎人们已经看到了并购的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26日,科龙电器召开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由海信推选的9位董事候选人顺利当选,在随后的董事会上,汤业国当选为科龙电器董事长,苏玉涛当选为执行总裁。历经9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这一国内家电业迄今为止并购资产规模最大、收购价格最高也是并购重组程度最复杂的收购案的棘手之处在于,科龙电器是一家濒临破产、诉讼缠身、股权冻结、账户被封、大股东人身自由受限等的企业,海信空调对其实行股权收购应该说是冒很大风险的,其并购利益何在,动机若何?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并购预期协同效应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顾雏军格林柯尔系的影响,家电业的并购频频上演:9月15日,海信以9亿元的天价从顾雏军手中接过科龙电器26221.22万股法人股,总持股占总股份26.43%,一举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11月10日,长虹以1.45亿元的"超低价"抱得美菱归。海信和长虹的不经意间的一出手,却有可能重新塑造家电业的格局。海信和长虹这两家长于黑电却又短于白电的企业,分别把原为白电高手的科龙和美菱购入囊中,迈入了中国综合家电生产商之列。或许是受到并购的鼓舞,海信和长虹都摆出了少有的高姿态:收购科龙后,海信的空调产能已跃升至800万台左右,有望跻…  相似文献   

7.
沸沸扬扬了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4月21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签定了股份转让补充协议,前者将所持有26.45%的科龙电器股份以6.8亿元价格转让给后者。  相似文献   

8.
<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年的并购交易额已达到3.4万亿美元以上。2000年1月,全球发生了金额最大的并购案一美国在线以1600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时至今日,这起并购案被人们认为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并购。其中的教训是,收购方以非常高的溢价进行收购,但合并后的新公司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协同效应,反而出现了经营业绩下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首的我国互联网行业巨头掀起了巨大的并购浪潮。三家公司2013年总共对外并购金额高达27.51亿美元,其中,百度对91无线的单笔收购金额18.5亿美元,达到国内互联网企业并购单笔最高金额。梳理历年我国互联网并购事项,可以发现互联网企业并购在我国从2007年开始,逐年增加,并在2012和2013年进入高峰,无论在次数还是金额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全球企业大规模并购的战略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本次并购浪潮涉及的行业范围之广,并购的规模、力度之大,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1996年全球发生并购行为24900件,涉及金额11000亿美元,1997年全球发生并购行为26000件,并购金额16000亿美元,1998年全球发生并购行为29000件,涉及金额25000亿美元,到1999年全球并购金额进一步上升到30000亿美元,仅在美国并购额即达到了16000亿美元.而且,单件并购金额在数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1.
裴填 《企业活力》2008,(5):58-59
<正>2008年伊始,国际并购市场"好戏连台"。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与全球第三大铁矿石企业力拓价值1736亿美元的巨额收购案"剧情"波澜起伏;微软也适时地抛出了打算以446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雅虎的大戏;持续了近一年的汤姆森公司170亿美元收购英国路透集团的方案也在此时获得了政府反垄断部门的通过。一时之间,国际并购市场剧目纷呈。近几年接连不断的跨国并购案直白地证明,世界正处在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之中。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大规模跨国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如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联想集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业管理》2015,(2):45-46
<正>访谈背景:2月12日,花样年控股集团及其上市附属公司彩生活服务集团联合宣布,与深圳市开元国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总金额3.3亿元收购开元国际100%权益。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物业管理行业出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例。  相似文献   

13.
阿山 《特区财会》2003,(3):40-40
一般企业并购的目的和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1)快速进入某一行业;(2)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3)获得被购买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专营权;(4)分享被购买企业的商誉;(5)获得被购买企业的某项特殊资产;(6)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盈利的能力,从收购企业的动机和目的来看,并不全是为了被并购企业的商誉。在实务中很多经营不善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一、跨国并购的特点并购尤其是战略并购是21世纪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自1995年至今,跨国收购和兼并的比重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8440亿美元,跨国并购金额达到7200亿美元,占整个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85%以上。跨国并购是在资产存量基础上利用外资的一种创新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有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两种形式。新设投资是指国外投资者或直接在国外设立独资公司,或与东道国企业共同投资开设合资企业或合营企业;跨国并购则是通过收购或兼并,得到当地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企业并购及海外并购现状并购作为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进入新的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并购同时又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的企业战略行为,面临着从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到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一)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角度看,以相同业务领域企业为并购目标的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上下游企业为并购目标的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交易等费用;以无相关性、多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克石油公司,是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项目,被媒体称为"世纪并购".  相似文献   

17.
张刚  贺大卓 《英才》2008,(1):40-48
2007年3月底之前,海信集团与海信科龙的资产重组将尘埃落定。发生在2005年前后中国制造业足以影响行业格局的两起重大并购事件——联想收购IBM PC部门、海信收购“问题科龙”,即使在2年以后,仍然足够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工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企业兼并收购的发展史。从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过程开始,企业制度演化为股份公司以后,通过资产转让或股票交易,美国工业发展史上出现了系统的企业兼并活动,并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89~1904年,被并购的企业总数达301O家,并购资产总额达69亿美元。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有三个特点:豆.大量中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该部门占据统治地位。美国100家最大公司的规模增长了4倍,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一大批…  相似文献   

19.
融资一般指在企业兼并或收购中,并购方为获取被并购方的控制权而开展的资金融通的活动。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购(M&A)乃是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的统称(Merger&Acquisition),本文将并购定义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为获取并购对手方企业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行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融资已经成为跨国并购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并购方案的成败,而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又是并购融资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H公司收购了新加坡B发电企业有限公司(简称B公司),并购重组后,B公司的经营业绩连创新高,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8.53亿元,占H公司利润总额的19%;2011年利润总额更是比上年同期增长91%,达到人民币16.29亿元。自收购之日起计算,其整体税后盈利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