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前沿     
洁净机器人,激光加工机器人,汽车门锁装配检测生产线,透明件研磨抛光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1996,(6):31-31
我国研制成功一批特种机器人我国研制出一批特种机器人,其中与俄罗斯合作研究的600O米水下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介绍,我国已研制出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排险机器人、微驱动机器人、爬壁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启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工作,紧跟国际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向实用化转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水下机器人研发入手,着眼开发适用于改善工作环境的特种机器人。在当时背景下,研发新型水下机器人这一高技术攻关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项目在立项时几经波折,后来研发出原理样机,尽管后期多次更新换代却没有真正走向产业化发展。回顾这一历程,探析水下机器人的样机化发展模式对中国当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朱妍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36-141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特斯拉人型机器人的产业化推进,人形机器人迎来高速发展期,并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一个新战略制高点。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均强调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基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总体概况,以代表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顶尖水平的美国和日本两国为对象,重点分析其产业发展特征,并对国内外发布的机器人产业重点战略举措进行系统性梳理,最后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密度也是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提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1月19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工信部前期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6.
刘洁 《魅力中国》2010,(1):78-78
舞蹈机器人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雏形,不仅为机器人学、控制理论、机电一体化及其它相关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借鉴经验。机器人舞蹈既具有极强的观赏和趣味性,更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全球工业机器人逾60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已超过61万台。这份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工业联合会联合发表的报告说,日本目前拥有全球半数以上的机器人,其制造业中机器人与雇员的比例是325:10000。...  相似文献   

8.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购置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引起各界瞩目。有人认为,导致富士康痛下决心,以每台十几万元价格购置百万机器人的原因,在于劳动纠纷不断,员工跳楼事件频发。机器人不仅可以不知疲劳地劳动,而且也不会闹工潮、讨加薪,更不会轻生跳楼,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将会对企业用工遣成何种冲击?认为富士康用机器人替代工人劳动有“鸠占鹊巢”之嫌。(据1月15日《经济参考报》消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新区》2014,(2):178-178
一、项目概述: 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同时发展家居机器智能人,重点服务于重庆汽车工业、装备制造,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争做西部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在当今推进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夺得先机。  相似文献   

12.
警探:人类有梦想,甚至狗都有梦想,但你没有,你只是机器,一个冒充生命的赝品。一个机器人能写交响乐吗?一个机器人能把一张帆布变成一幅美丽的杰作吗? 机器人桑尼反问:你能吗?  相似文献   

13.
一台日本机器人可替代员工325名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生产联合会的统计结果表明,日本目前拥有占世界总数一半的工业机器人,而每一个工业机器人所代替的各种各样的工作人员达325名。根据这项统计,1993年在全球,按一定程序进行工业制造的设备装...  相似文献   

14.
台湾使用工业机器人增长率为世界第一本刊讯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工业中重要环节,近几年工业机器人在台湾蓬勃发展。数值控制工具机、自动仓储、无人搬运车、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台湾逐步使用。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公布的资料,、台湾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至1992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06,(23):10-10
“2006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于6月14日在德国不来梅市开幕,将于20日闭幕。来自36个国家的400只球队参加本届世界杯比赛。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每年举行一次。在今年参赛机器人的指令系统中,有从倒勾到头球等50种不同的射门方法。根据机器人世界杯比赛规则,这些笨重的类人机器人球员都装备有“同躯干相连的两条腿,两只手臂以及一个脑袋。”  相似文献   

16.
时尚     
《走向世界》2010,(19):9-9
日本推出牧师机器人 日本最近推出了款新型高科技机器人,能够代替牧师,帮新婚夫妇证婚。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一对日本新人在机器人牧师1-Falry的见证下举行结婚典礼,1-Falry原本在博物馆和会展中心引导游客。这次的新任务对它来说是个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20年代,一部名为《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的科幻剧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获得巨大成功。在作者卡雷尔?卡佩克的笔下,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大量制造机器人奴隶,它们没有灵魂,日复一日、机械地从事着繁重的劳动。之后这部剧风靡美英,卡佩克也名声鹊起。卡佩克留下的不仅是这个剧本,还有他在剧中使用的词“robota”,被译成英文后就成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robot”,即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工业是台州的立市之本。在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是必由之路。台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装备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减速器、电机等与工业机器人的整机、零配件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试水工业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有探索、在整机制造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带来诸多挑战。为了厘清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劳动力的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8年省级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数据,匹配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通过联列方程识别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力市场整体就业和工资水平,对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生产力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强于替代效应;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显著提升了高、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却显著降低了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就业,表现为就业“极化”效应;而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均具有正向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升级”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为进一步理解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保持就业稳定的政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