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4,(2):178-178
一、项目概述: 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同时发展家居机器智能人,重点服务于重庆汽车工业、装备制造,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争做西部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在当今推进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夺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孙松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I0001-I0001
机器人诞生短短几十年,但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有智能机器人出现。随着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研究的深入,加上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交叉和渗透,以及生物芯片的制成,迎来了机器人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飞跃。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可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转型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动力和机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文章对机器人教育在中国开展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朱妍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36-141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特斯拉人型机器人的产业化推进,人形机器人迎来高速发展期,并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一个新战略制高点。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均强调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基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总体概况,以代表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顶尖水平的美国和日本两国为对象,重点分析其产业发展特征,并对国内外发布的机器人产业重点战略举措进行系统性梳理,最后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雪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87-192
近年来随着市场与政策的不断利好,中国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由于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从技术与产品的角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采用专利地图法对全球与中国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专利信息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明确了中国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技术布局,为提升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技术在许多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九五”期间,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的发展战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启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工作,紧跟国际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向实用化转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水下机器人研发入手,着眼开发适用于改善工作环境的特种机器人。在当时背景下,研发新型水下机器人这一高技术攻关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项目在立项时几经波折,后来研发出原理样机,尽管后期多次更新换代却没有真正走向产业化发展。回顾这一历程,探析水下机器人的样机化发展模式对中国当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超日本成全球机器人最大买家,国产不足1/10便宜的十几万元,至少5年寿命,不要工资,不用上五险一金,不会和老板吵架,没有休息日,不会主动离职,干起活来以一当三。如果你是老板,这样的"员工"你要吗?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持续消失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业内专家认为,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必由之路。术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密度也是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提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1月19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工信部前期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东北大学共同承担的辽宁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为了解和分析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专门设计了一组问卷,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各个领域、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而且仿人形机器人还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有关.、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13,(7):161-161
产业类别:机器人。项目概述: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并将在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要大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装置的开发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中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机器人的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以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入研究机器人技术在学习资源提供、学生互动与合作、学习环境打造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以推动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晓庆 《中国西部》2014,(34):100-103
有数据显示,这些国外机器人品牌已经占据国内90%的市场,而国内近百家企业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 2014年8月28日,2014年中国(成都)国际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封锡盛等专家前来参会,以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部分新近研发的机器人也纷纷亮相。  相似文献   

17.
工业是台州的立市之本。在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是必由之路。台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装备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减速器、电机等与工业机器人的整机、零配件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试水工业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有探索、在整机制造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2014,(11):19
机器人托起“中国智造”作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革命”正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并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跃居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需求将年增25%以上,如何抓住“机器人革命”的机遇做大做强机器人制造产业,以及这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机器人革命”在过去十年中,几乎没什么技术发展能象在工厂企业引入机器人那样,对美国的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产生潜在的深远影响。从量的方面来说,机器人的重要性仍较小,但伴随着日益吸引人的投资及研究与开发趋势而来的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促成一场“机器人革命”,这对未来的美国经济的许多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描述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及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优势,表述了笔者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更加熟悉解机器人的应用,认识到机器人的发展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