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芳  邱卫林 《企业经济》2008,(1):181-18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校大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高校贷款的金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巨额本息的支付将会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笔者对目前高校贷款的现状和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高校所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提出了明确贷款指导思想、加强贷款资金审计监督和财务监控、合理采用贷款方式拓宽贷款渠道等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使高校贷款过多。高校贷款既有其积极的意义,也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国家层面、高校本身、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银行四个层面建立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005年进一步增至21%,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伴随高校扩招的是高校贷款规模的扩大、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及各种经济主体参与高校投资建设,现行的高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逐渐暴露出其弊端。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自1998年实施扩招以来,经过6年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翻了两番,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由于扩招的拉动,高等学校的投资也快速升温,各地纷纷新建“大学城”。同时建设投资的急剧膨胀和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使一些高校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十分紧张,财务风险已经凸现。如何抑制高校不切实际的超大规模,超经济承受能力的投资,防范财务风险,教育界和经济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试从加强内部控制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  相似文献   

5.
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乾梅 《会计之友》2008,(32):72-73
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政策和“科教兴国”的东风,客观上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与高校巨额贷款财务风险并存的尴尬局面。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中国高校近10多年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的飞跃",是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自上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40万人,毛入学率达2l%。招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扩建校舍、增添设施、引进师资,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国家财政投入却远远不能够满足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举债办学成为几乎所有高校筹措资金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扩招使更多的考生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高校扩招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刺激经济增长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从643万上升到1301万,整整扩大了一倍。然而,由此带来的“扩招  相似文献   

8.
高校贷款规模的财务约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大规模扩招引致了大量征地建设新校区,同时形成巨额贷款,财务风险骤然凸现。鉴于高校财务风险决策几乎是一片空白,如何控制贷款规模已是当务之急。本从高校的特殊财务体制和财务结构出发,借助企业投资分析工具给出极具现实意义与操作性的贷款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校贷款融资风险防范的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实施贷款融资,可以解决扩招后学校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高校实施贷款融资也不例外。学校使用银行贷款资金需要支付利息,这就是资金成本;而且贷款融资同样会给学校带来财务风险,即存在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学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高校贷款融资有别于企业的贷款筹资,对企业来讲贷款是为了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获利和负债的主体都是企业,而高校贷款融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扩招后硬件建设问题,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最终…  相似文献   

10.
探讨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迅速扩张和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等院校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得财务管理日趋复杂。高校“贷款办学”失度、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外投资不够慎重等财务管理问题逐渐凸显,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和复杂化。这就需要高校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对策,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使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家财政暂时无法解决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需求缺口大的矛盾,高校在取得财政拨款的同时,通过举债来筹集急需资金.但是贷款办学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财务风险.为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高校管理层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建立科学的贷款决策程序,多渠道筹集还款资金,优化贷款资源配置.建立贷款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玲 《事业财会》2007,(2):29-30
高校扩招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开展教学基本建设,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蠡已达到1500亿至2000亿元的规模,个别高校贷款甚至高达10亿至20亿元。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高校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如果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领导及财务人员不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应对。因高校贷款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高校贷款产生的成因分析 1.大规模的扩招导致严重的资金短缺。高校贷款源于从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1999年高校在校生413万人,2001年达到719万人,此后持续几年均多招数十万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降低了大学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圆大学梦,随之而来的是学校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扩建校园,建设第二校区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新校区基础设施、实验室及教学科研用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贷款必然形成负债,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必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充分认识高校贷款的必然性和特点,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使贷款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各贷款高校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财务风险的产生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高校连续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各项投入明显增加,导致高校急需资金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加大。为缓解这一矛盾,各高校纷纷举债办学,银行贷款数额剧增,高校财务风险急速膨胀。一、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一)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外在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教育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市场化倾向日益明显,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看,高等教育资源将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政府行政干预来配置,教育资…  相似文献   

16.
论公立高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加速扩张,学校不断增加贷款规模,从而引发财务风险.文章对公办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作深入分析,并对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作系统阐述,最后利用模型并结合实例得出合理的贷款规模.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银行借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4年底的1350万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逐步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负债经营”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扩招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高校贷款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部分高校形成了负债经营的"怪圈",由此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本文试从高校贷款的成因、特点及风险问题等进行分析,并对控制高校贷款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办学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高校财务面临的复杂情况日益增多,也逐渐暴露出高校财务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制度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也日趋旺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从99年高校扩招开始,短短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量翻了一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年的9%,上升到2003年的17%左右,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山精英教育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