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鬼的含义不同 梅列日可夫斯基曾经写过一本《果戈理与鬼》的小说,看来果戈理与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果戈理的所有作品中我们也能找到许多描写鬼的小说,例如:《外套》、《地鬼》等,但描写鬼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狄康卡近乡夜话》了,第一集出版是在1831年,它收集了《索罗庆采市集》、《圣约翰节前夜》、《五月的夜》等几篇小说.接着1832年又出版了《伊凡·费多罗维奇·希邦卡和他的姨妈》、《魔地》等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里的许多小说都是来源于民间的传说,具有传奇色彩,很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第一集一发表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奠定了果戈理在俄罗斯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康晓旭 《民营科技》2011,(10):96-96
新生代作家对文革的书写不同于前代作家,以狂欢叙事的风格行世,形成了如下特征:非道德化、节日景象、物质-肉体下部形象、去神圣化。更多是取一种叙说的姿态,作家是一个在者。狂欢式的创作与颂歌式创作、纯讽刺性创作及纯消遣性创作全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商业新词     
《中国企业家》2010,(11):30-30
1尿不湿一代 【词眼】"用过即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敢于消费的一代 所谓"尿不湿一代",就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婴儿逐渐开始使用纸尿布之后生长的一代人。纸尿布一方面将"用过即扔"的文化建立在婴儿阶段;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当下,微博看上去很"火",其热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发展快,微博网站数量猛增,用户规模节节"攀升"; 第二是功能强,微博"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 第三是传播热,微博"元年",明星开博,微博文化席卷天下; 第四是影响深,"颠覆媒体","改变一切",微博简直"神"了。  相似文献   

5.
一、生长环境不同 果戈理:果戈理从小生活在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庭里,在农村长大,并接触到了乌克兰的许多童话与传说故事.他的父亲瓦西里·阿法纳西耶维奇·果戈理·亚诺夫斯基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士,当过八品文官,后辞职,回到乡下当地主,同时开始写作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诗人和剧作家,他的父亲做客时经常在朋友家里表演自己写的喜剧.这些举动让早年间的果戈理耳听目染,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戏剧乃至文学充满了兴趣.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谋生来到圣彼得堡,在这里受尽了苦楚.正是圣彼得堡这段艰苦的谋生经历让他感受到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使他清楚地认识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因此也十分的理解身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些日后都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绿色新政"号称21世纪"新政",这个观点最早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号召全球领袖在经济领域对环境友好的工作机会予以大力支持,并采取积极的投资措施以引导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从而改善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赵冬梅 《活力》2013,(17):59-59
传递省委、省政府的声音,为全省中心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媒体的职责.广播电台如何在当前的媒体宣传格局中,赢得自己的位置?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有为,才能有位"这一原则,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怎样"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播媒体要争做新闻报道的"速递者";多元信息的"搜集者";助力发展的"参与者",服务听众的"最前哨".关键词:广播媒体;应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源 《中国企业家》2011,(10):118-119
2007年,遵木生嘱,为《超越左右说实话》写了篇千字前言。其中写道:最简约地概括张本生的观点,我只用两句玩笑话:站稳"义和团立场",不当亡国奴,不爱二茬罪;走定"八国联军道路",不忘狱中志,不变强国心。在他那里,仿佛并没有要么投靠八国联军,要么选择义和团的"两难";更没有已是满眼球的  相似文献   

9.
郭象《庄子注》与向秀《庄子注》之间的关系,学界普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者为"窃以为己注",另一者为"述而广之"。我们所能追溯的历史材料——《晋书》,对上述两种观点都分别予以了记载,这使得读者无从分辨。事实上,流传于世的现代《庄子》本,是依据郭象《庄子注》所勘定,郭象《庄子注》在学术上有其一定的地位。因此,历史上关于郭象《庄子注》的"真伪"问题,直接关乎对《庄子》思想的研究。通过考据,若能判明、澄清郭象《庄子注》"真伪"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毕洛春 《上海房地》2014,(12):57-57
20世纪90年代后期,周庄、丽江等历史城镇的风貌保护和旅游开发取得较大成功,引发了全国性的"古镇热"。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古镇资源者,也有盲目模仿、过度开发、重复建设者,还有大量开发"假古董"和人造景观、攫取短期效益者。很多地方,对真文物的保护修缮变成了大力兴建"假古董",传承文化变成了以谋求政绩为目的的旅游开发和文化地产开发,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是广西玉林民间的"夏至荔枝狗肉节",但受动物保护主义者与吃狗人士多天来的对峙影响,狗肉销量明显下降,涉狗市场及餐馆不得不低调做生意.与此同时,动物保护主义者的一些过激行为也引发了本地人的反感。(据6月22日(《新京报》) 玉林"狗肉节"终将归于沉寂,但"狗肉节"之争却不会划上句号,就目前来看,吃狗肉者和爱狗人士都没有能够说服对方,狗肉之争的戏码将会在以后不断上演。其实,这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2.
马宪政 《人力资源》2013,(11):82-83
朋友聚在一起,常注重一种身份标签.比如,我是"老知青",市政协便让我写一本《知青留痕》的书;我是"老工会",市总工会一直嘱咐我别偏离"职业工会干部"方向;我是"玩摄影的",于是,摄影大赛组委会常"勒令"我"送几幅来"……但我没忘记自己还有一个身份标签——"愤青",不,是"老愤青".  相似文献   

13.
郝岩 《活力》2013,(17):55-55
2012年以来,在中宣部等部委的倡导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宣传系统迅速开展起来,并持续至今.从本质上讲,这一活动的开展,意在向新闻传媒业者传递并强化一个"接地气"的意识,从而在日常报道中,更好的"接地气连民心",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报纸而言,即可从日常策划人手,来践行"走转改"精神,通过"接地气",实现"连民心".关键词:报纸;策划;接地气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哲学支撑的企业文化是"失魂文化",不懂哲学的企业家是"失魂企业家",失魂企业家会使企业"失魂"倒闭。要使企业久盛不衰,现代企业家首先是哲学家;若要成为哲学家,先要学会哲学,读读《易经》和《道德经》,构建企业文化要把哲学、道德与能力、财富、幸福等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周笃文 《秘书工作》2010,(10):46-46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只有觅得源头活水,才能获致天光云影自由徘徊之高境."源头",可理解为经典.所谓经典,通常是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中最具原创性、崇高性、涵盖面与派生力的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16.
资本是商事主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样也是维持商事活动正常运转的保障。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民间经济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从规模到数量与日扩大与增长,民间资本异常活跃。然而,当下饱受热议的"吴英案"也将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民间借贷,与金融商业活动发展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满足目前"微主体"对资金的"大需求",同时解决面临的偿还能力的"高风险"问题,金融法律法规完善问题应运而生。本文围绕民间借贷现状以及其原因展开分析,希望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以便更好引导民间借贷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金融资金的配置与使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更趋合理化与高效化。  相似文献   

17.
做老板永远的"债务",就是当员工过年阖家欢乐时,自己仍要默默居安思危。过年是一种文化,它使中国人相信爆竹能驱邪,头香助好运。可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能让我们的员工相信什么?这就是企业文化第三重门,也是最高追求:信。信任:能取信多少人?能取信多久?老祖宗说:人无信不立。因为离开信,人是没法活的。可要命的是,我们现在恰恰面临各种"信"危机。1950年代欣欣向荣,是"信念"之差:我们都信共产主义,但你是雷锋,我是群众;1980年代打开国门后,是"信仰"之差:你还信共产主义,他已信拜金主义了;等到本世纪,则已是"信任"危机了:一个彭宇案,几乎摧垮了社会大众最基本的道德堤坝。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在桥梁的设计中不仅仅要"为自己着想",同时还要"为别人着想",即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以及桥梁的地标意义。当代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问题的高度,就是说桥梁设计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文章认为,创意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在桥梁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是设计师综合素质能力及业务水平的真正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典型的"屁股文化",强调"亲兄弟,明算账",强调对契约的尊重,所以艾伦尽管退出对微软的管理,但仍然随着微软帝国的崛起成为和盖茨比肩的超级富豪;而中国则是"面子文化","患难"时强调互相依赖,而彼此的利益却被掩盖下来,模糊起来,搁置起来——  相似文献   

20.
商人的起源     
中国自古以来"贱商"的文化传统,直接源于"商人"作为被征服者的身份如果你有机会去河南商丘的话,当地人会告诉你:历史上,此地人最早发明了做生意,所以该地才被称为"商丘"。这段"传说"搞错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商",是地名。远古时代,人们以地名为国名。有一支氏民居住在"商"地,被称为"商人",后来他们迁徙到了一个叫做"殷"(今安阳)的地方,因而又被称为"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