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7):268-268
羌绣是羌族美丽的民族符号,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在袖口、衣领。衣摆或是鞋子、头帕甚至窗帘、枕被上绣着美丽的绣花,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本文以茂县、汶川羌绣的开发调查为例。分析目前羌绣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羌绣,更广泛地宣传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保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提出的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生产性保护在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应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相似文献   

3.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昱 《理论观察》2007,(4):204-20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弥卟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概念与范畴,形态与特征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界定?我们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是通过翻译的途径引进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反复修正并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向世界发布的文件中,在不同时期曾经使用过“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术语。…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针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体系的构建、开发利用、宣传推广和抢救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张家界市地处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工作;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投入与保护力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建设;打造非物文化质遗产活动经典品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7.
8.
根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黑龙江省非遗名录的统计,截至目前,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44项,却只有部分被人们熟知,如东北传统大秧歌、东北二人转,但还有很多优秀的非遗文化没有机会向人们展示.例如望奎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传承人缺乏等原因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本文旨在研究保护与传承望奎皮影戏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如何在信息时代传播和普及望奎皮影戏.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茅古斯舞内涵丰富,历史悠远,是舞蹈界以及戏剧界公认的中国戏剧和舞蹈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至今保留着人类文明发展以来的多种生活习俗,其舞蹈动作模拟远古先祖劳作和生活情形,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茅古斯舞逐渐从土家群众的记忆中消失,造成后继乏人的局面。对茅古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岩华的访谈,深入调研土家茅古斯的起源、意义、保护与传承,梳理土家族茅古斯的表演过程及其艺术价值,为茅古斯的保护及传承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如何对传统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生产性保护,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的生产企业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倩婵 《魅力中国》2014,(13):94-94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洒落在我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职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翁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韶关市南部,是粤北的南大门。它历史悠久。建县于梁承圣末年(公元554年)。是广东最早的16个建制县之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我们去挖掘、保护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高若英 《魅力中国》2014,(11):65-65
湖南省古丈县苗族花鼓是苗族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具风格的舞蹈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本文通过对古丈县苗族花鼓的历史溯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苗族花鼓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海东地区的海东镇为例,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海东镇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远意义及措施.充分说明了保护与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着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就是守护着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禹州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齐名。烧制钧瓷是一种复杂且高难的技艺,其中不可控的窑变因素更是出神入化,因此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在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如何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制瓷技艺已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在禹州当地实践研究的结果为基础,为钧瓷技艺在保护与传承的方面提出几点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完整而发达的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生产体系。手工制作涉及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诸如木作、雕琢、烧造、冶炼、铸造、錾锻、纺织、印染、缝纫、刺绣、酿造、榨取、烹饪、炮制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是蕴涵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彰显中华文明独特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陵山片区45项国家级、143项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少数民族聚居地域有2个自治州,18个自治县,1个少数民族区,125个民族乡。建议:1)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实施民族传统美术、民族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双重保护;3)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4)传承少数民族手工...  相似文献   

17.
苏佳录 《特区经济》2022,(12):90-94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从硖石灯彩“活态”传承的现实出发,剖析其传承谱系和五大传承困境,指出海宁非遗及传承人的内在关联。从理论角度对比非遗人才的重要性,从整体与局部的辩证思路出发,基于八大技法和灯彩传承人进行互构,突破硖石灯彩传承人危机,为海宁非遗探索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海宁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人的相互赋能,不仅保护了海宁文化的多样性,更为海宁文化振兴提供了不竭的生产动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仫佬族剪纸艺术为例,探讨了仫佬族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简要历史、它的分类、特点及其珍贵的艺术审美价值。通过分析仫佬族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的具体对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传承人和艺术品加以保护;剪纸艺术要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升;以产业文化为依托来强大自我。  相似文献   

19.
霍锟 《魅力中国》2010,(14):150-150
二00三年十一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被列为人类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古琴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中晶莹璀璨的艺术珍品,是世界古今文化艺术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可谓博大精深的国粹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体经济》2011,(10):34-38
具有百年发展史的莘庄钩针编结,继2007年5月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2009年1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钩针编结技艺”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近百年来,上海莘庄地区妇女居家进行钩针编织,形成了当地民间一道特有的风情和氛围,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来源,增添了人生情趣,还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