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正负效应及其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一、地方政府行为的正负效应及产生机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企业的行政性、经济性分权为主线的.地方政府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相对责、权、利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产生的后果:一是靠“地方积累”的支持,带动并得到市场响应的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二是由地方政府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由基础性经济体制、政府、行业性体制三个层面组成。基础性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环境,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业性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当前阶段,不同层面体制改革的失衡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础性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滞后状态,政府主导作用弱化;行业体制改革发生扭曲。因此,应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具体对策为:进行总体设计和部署,加快基础性经济体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增进行业体制改革的配套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刘敏 《中外企业家》2009,(5X):70-7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企改革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正确认识制约其向纵深发展的政府体制与产权问题、经济利益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归宿,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企业模式是指企业的标准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财产关系,决策结构、利益结构和经营目标等。从根本上说,企业模式规范和制约着企业行为,包括企业价格行为。企业模式由经济体制所决定,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5.
重塑公共政策价值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庆 《中国审计》2003,(22):15-16
■我们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构失衡? 结构失衡状态处于若干个层面上,一方面,存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失衡、收入分配失衡或社会财富分配失衡等,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公共权利和政府管理的失衡。在这方面的失衡,更关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衡、公共权利与公共责任的失衡,公共权利与社会权利制约体系的失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失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存在发展目标与政府能力失衡、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自我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全能主义政府,以及行政分权、放权让利,直到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模式。总的来看,地方政府职能的变化与调整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主要是依据政府系统内部的变化,尤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来进行;地方政府职能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变动与政府职权的调整及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来体现。  相似文献   

7.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分析表明,国家审计效果能够有效制约、规范政府行为,并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政府行为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决定了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通过对省级审计机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国家审计效果能够对地方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政府行为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导言 1.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是兼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原因的复合型通货膨胀,构成周期通货膨胀体制背景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转型,也是同期通货膨胀生发的深层次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的行政性分权偏误,在强化地方政府扩张货币供应的利益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引致了地方政府能够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货币供应控制部分分散化和宏观信贷计划约束软化的制度结构。信贷总额按地区切块分配的现行金融体制下,增加本地区的信贷发放总额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相互间争夺经济资源支配权的有效方式,当前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非规范的经济资源分配形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由分税制改革以前的以"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营企业转变为分税制改革以后以"土地开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营土地。本文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经济行为模式均显著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方政府投资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门限效应,经济行为模式的塑造需要政府通过投资予以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结构分解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经济行为模式的影响差异显著:市场分割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呈正U型关系;土地开发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加剧态势。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约束地方政府的自利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0.
周瑾  周文婕 《城市发展研究》2003,10(6):76-78,84
我国正值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改革中的行为创新主要表现为保护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并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政府的角色应该是掌握经济发展方向,变管理为服务,规范经济环境.当市场经济发育成长起来后,必须进行政府行为再创新,促进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应运而生。随着中央权力逐步下放,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表现突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适度竞争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利用资源,合理有效地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过度竞争会导致产业结构扭曲,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旨在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对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4):238-240
房产税改革是当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但什么是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标迄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关于房产税改革目标存在三个主流观点:1成为调控房价主要工具;2成为地方主体税种;3帮助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本文从地方政府利益诉求和行为激励的视角对上述三个目标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地方政府作为改革主体的前提下,成为"地方主体税种"应该是房产税改革长期内的主要目标,而其余两个目标都不可能成为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期,地方债务风险逐渐显现。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从经济体制、财政体制、政府行为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疏导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防范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对我国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用地方政府对于其所属的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拨款比例作为度量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向的指标,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政府行为以及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和财政发展较好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投入差距;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弥补;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越大的省份,地方政府也会更偏向高等职业教育支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营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将带来思维理念、职能转化、市场规则、结构调整、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体改革开放同步,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其影响,也推动着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规律性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7.
陆佳 《东方企业文化》2012,(19):213-214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调结构和加大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主题。本文依据2000年至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得出结论: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投资除了能直接利好经济增长外,研究还发现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在产业结构框架内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行为变异而使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土地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和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既未触及政绩导向,也并未实质性改变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信息不对称及其由此引发的代理冲突问题依然存在。现实的对策是改变政绩导向,彻底改革土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5,(3):166-16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国企并购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企改革的重心,因此此,国企并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国企并购中在地方国企并购中,政府干预和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0年发生的201次并购事件次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析在不同程度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绩效的差异,得出结论: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高的政府干预可提高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的绩效;相对较低的政府干预有利于提高纵向并购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地方政府企业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剧烈变迁,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国外地方政府转型研究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提出了"地方政府企业化"的概念,以指代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中普遍表现出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行为模式.并将之与企业化政府、企业家城市、城市经营、城市管治等概念进行辨析.最后通过与西方地方政府转型的比较,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