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越 《经济师》2002,(12):262-262
现在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在宣传自身产品品牌时 ,往往会利用名人效应 ,选用一位富有魅力且知名度高的明星担任品牌代言人。文章从几个方面提出企业在选定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企业品牌形象代言人的风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厂商日益注重自身形象的包装,利用代言人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成为最常用的企业营销手段之一。明星、社会名人等极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的形象代言,能传达品牌鲜明的个性主张,与企业目标消费群建立某种联系,可以令品牌及产品迅速对目标消费群的购买施加影响。品牌代言人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给企业和自己带来利益也可能给自己和企业带来风险。由于社会的、企业的和个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企业品牌形象代言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品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广告代言人的选择就成为广告策略、营销传播乃至整体品牌战略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广告代言人的使用对于企业树立形象,提高知名度,塑造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邢军 《大陆桥视野》2013,(24):80-81
对虚拟代言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应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发展策略,使之与时俱进,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为企业品牌构建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5.
薛国伟 《经济师》2005,(10):194-195
文章着重从企业形象概述,形象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形象建设与品牌建设,企业形象代言人与企业形象、品牌建设,选择企业形象代言人应当注意的问题这五个方面论述了企业形象战略在现代企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从形象代言人的角度分析了现代企业在塑造企业形象时所采取的战略,取得的成果以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品牌代言人的可信度特质的测量,是对品牌代言人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评价的基础。本文通过定性的手段发展测项,进行了跨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模型发展策略对模型进行修正,进行了模型的恒等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由名气声望、产品关联和可信赖性三大因子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最后阐述了各个因子的含义和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罗辉 《当代经济》2010,(15):54-55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品间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品牌之争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阐述VI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了VI产品品牌和消费者认知的影响,并得出企业通过VI的导入及推广能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品牌的视觉识别体系,最终取得良好品牌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明星代言人负面事件相关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顾明星代言人负面事件相关研究和明星代言人信源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明星代言人负面事件与品牌形象、购买意愿的研究模型。依据文献中提出的变量,进行了消费者深度访谈,并拟定了5种影响代言人信源特性和负面联想的变量。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事件报道的时频感知和行业损害程度感知对代言人信源特性、负面联想的影响效果最强,代言人信源特性降低和负面联想对品牌形象、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不仅解释了以前代言人负面事件相关研究之间的冲突,而且为企业在代言人发生负面事件后选择放弃代言人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陆桥视野》2006,(9):78-78
近日,中国联通公司在京隆重推出全面升级的青少年客户品牌“新势力”,并宣布由当红偶像林俊杰、张韶涵出任“新势力”的品牌代言人。与此同时,新势力手机网络游戏大赛也在全国正式启动。此次“新势力”品牌的全面升级,从品牌的名称、标识、口号以及形象代言人等多个角度实现品牌的全面革新,力图打造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通信品牌新宠。这是继中国联通启用全新以红色为基调的新标识后,在品牌战略上的又一重要举措,是中国联通公司全面转型为“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一步。此次全面升级的“新势力(U-Power)”品牌由原来的“UP新势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的员工是品牌传播的非常重要的对象,而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正是通过内部员工的辛勤劳动,企业才能生产出精美的产品,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树立品牌形象。如果员工不理解,不相信企业向消费者所做的宣传和品牌承诺,就会对品牌漠不关心、甚至产生不信任或敌对情  相似文献   

11.
品牌个性理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后,一直是品牌理论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其形成及在消费市场的意义作分析,也将品牌个性与品牌形象及个人个性这些概念作比较。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品牌竞争,品牌的竞争力已成 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生存基础。 一、向品牌开发转变,要通过注 册商标、品牌命名,塑造产品个性。 品牌注册与命名大致有三种战略可供 选择:一是单一品牌战略,即对本企 业所有产品使用同一个商标品牌名 称。采用这一战略的好处是,可节省 为建立多品牌知名度所需花费的巨额 营销经费。缺点是,不同质量产品混合使用同一商标品牌,会损害优质产 品的销路,从而影响整体品牌形象,降低品牌资产价值。二是多品牌战略,即对本企业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采用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李宏 《生产力研究》2008,(14):112-114
美特斯·邦威是国内近几年休闲服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也是休闲服企业实施多明星代言的典型代表。文章以美特斯·邦威为例,结合市场调查,分析了该企业实施多明星代言的效果,并对服饰企业实施多明星代言策略提出了建议。在运用多明星代言策略时,应处理好代言人个性与品牌个性的关系,遵循品牌形象大于品类形象和产品形象的原则,并避免单纯从性别的角度对明星代言人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冠名真人秀节目,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的方法.在文献中,企业冠名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建立、强化或改变品牌形象.研究真人秀冠名广告如何影响企业及其品牌的研究却不多,从消费者购买决策观点来探讨也很少.本研究探讨企业冠名真人秀节目效果成功因素及所达到的效果,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Likert的5点计分法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观众喜爱关注冠名真人秀节目时,是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也会影响观众转化成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此外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与品牌情感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品牌知名度越高时,越会正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品牌形象越高时,也越会正面的影响消费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5.
陶晓红 《经济月刊》2001,(12):63-64
聪明的商家懂得单纯地推销产品不如推销产品品牌.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更容易缩短与消费之间的距离。品牌营销成为控制市场的战略手段。有计划地对品牌进行长期的规划,才能使产品在市场中保持长盛不衰,使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经营一个品牌,固然有诸多手段.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化艺术的引入也不容忽视。同时.高雅艺术如何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店铺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非常迅猛,开发自有品牌可以获得更大利润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所接受.但是自有品牌开发成功与否,依赖于消费者的认可.鉴于自有品牌形象往往与零售企业声誉和形象密切相关的特性,从零售店铺形象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顾客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作用效果,为零售企业通过店铺形象的优化来提升自有品牌形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名牌产品涌入中国,对国内的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试图走出国门,使产品及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有必要建立品牌内部评价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更有必要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企业品牌进行评价,使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顾娟娟 《时代经贸》2011,(22):166-166
金融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性行业,品牌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品牌形象虽然正在不断加强,但离国际品牌还有一定差距。文章将从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罗宏琪 《经济师》2007,(4):221-221,223
利用广告代言人是饮料企业市场竞争的法宝。饮料企业选择和使用代言人应该做到:具体分析,审慎选择;前后一致,保持稳定;加强管理,控制风险;整合传播,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品牌已经成为顾客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家们不惜重金,构建与推广品牌。然而,品牌建设正如大浪淘沙,一些品牌瞬间诞生,迅速消亡,一些品牌则惨淡经营,如履薄冰。树立一个品牌形象就像给公司的产品带上了一个光环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一个品牌要想保持价值长青,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让那些新的产品轮流为自己添加光环。比如,与其说是苹果让人们对iPhone产生兴趣,不如说是iPhone使更多的人对苹果品牌产生了兴趣。实际上,品牌和产品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品牌形象为产品获取了更多的"信任状"和认知广度,而创新的产品则为品牌形象赋予更多的支撑内涵。今天的品牌,已进入品牌与品类共赢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