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500强、世界零售企业的巨头沃尔玛有条成功的经验:“和你的员工们共同分享利益”。沃尔玛这条成功秘诀,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我们企业所做出的最成功决定。”  相似文献   

2.
人物志     
《商周刊》2011,(22):15-15
沃尔玛再次进行人事变动 日前已在中国130个城市运营了353家商场的沃尔玛宣布其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由于个人原因离职。早前,沃尔玛中国区首席营运官罗世诚、高级营运总监向国荣及首席财务官罗睿澜三位高管辞职,自此,沃尔玛在中国区的管理团队几乎全“换血”。有分析称沃尔玛中国管理团队的“更新换代”有利于其重塑在华形象,挽救声誉。  相似文献   

3.
沃尔玛等跨国零售巨鳄与中国成千上万的制造企业的关系。就像是大象与蚂蚁的合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千千万万的蚂蚁们在肩扛着几只肥硕的大象,蚂蚁们弯腰弓背,口吐粗气,头上流汗……在“残酷的廉价”下,习惯于逆来顺受的中国企业在沃尔玛面前终于主动说了“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即使有些地方闹起了“民工荒”,然而在沃尔玛工作的基层员工却坚持留在沃尔玛。所有这一切源于沃尔玛给予的尊重感。  相似文献   

5.
美国沃尔玛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自2003年,沃尔玛公司曾连续三年登上美国《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首。自从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去世后,众人对沃尔玛的走向一直不确定.但沃尔玛的快速发展证明山姆的接班计划和沃尔玛家族基金的成功。因而,我们对沃尔玛家族基金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基本构成,其对沃尔玛公司接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家族企业接班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沃尔玛——一个享誉全球的名字,一个缔造奇迹的神话!2002年,它力挫微软,登上了《财富》500强的龙头宝座,让我们不禁感叹:“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于是,翻开沃尔玛的成长史,细细研究,却惊讶地发现,它的成功并无任何玄机奥秘,相反,其经营理念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已被提出。可以说,沃尔玛是成功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浓缩史。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沃尔玛人对这套思想体系的灵活运用和持之以恒铸就了今天的服务业巨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概况美国零售业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统计,美国现有大小各类零售商店150多万家,在零售业就业的人数高达1980万人,2000年的销售额已接近3万亿美元,2001年更高达3.5万亿美元。在2001年“全美500大”企业排名中,连锁零售巨人沃尔玛特公司一举从2000年的第二上升为老大。总共有14家各类连锁零售业企业入围500大。它们一年的零售总额高达近4400亿美元,全球雇佣员工人数近300万人,仅沃尔玛特公司一家的营业额就达2200亿美元,其全球员工人数为138万多人,在美国国内共有3244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8.
与广州处于“冷战”状态13年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终于作出让步,从而在广州开出其首家门店。沃尔玛与广州的博弈1996年可谓“中国大卖场元年”。当年,包括沃尔玛、好又多、万客隆在内的知名大卖场纷纷在中国起航。各地政府也以各种优惠税收政策向这些零售业“财神”们抛出“绣球”。其中,好又多、万客隆把总部安在广州,  相似文献   

9.
当很多媒体还在“极力推荐”海尔(或张瑞敏),联想(或柳传志)的时候,《榜样》这本书却发出另类的声音:“柳传志已经不具备带领这些企业再上一层楼的能力了,他们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企业的学习榜样不是他们,而是象宝洁,沃尔玛和IBM那样的世界一流企业.理由很简单,“柳传志们”是以“权威误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而不是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的“战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才能的发挥,而激励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于是.如何对员工实施恰当的激励便成为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正是因为深知激励的巨大作用,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中给纷把激励作为“点金石”,如美围联合航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沃尔玛等大公司成功的背后无不有独特的激励术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创造着高效率和高利润。  相似文献   

11.
王春梅 《经济纵横》2006,(12):36-38
过去数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集团一直处于显微镜下,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它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最近,沃尔玛又成为多项联合指控的目标:性别歧视、性骚扰、员工工资与工时不符、侵占员工进餐休息时间及加班费。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沃尔玛正被民主党候选人当作经济不平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正>也许,劳资双方的矛盾永远是不可调和的,暂时的和平共处无非是一种假象。昨天还被视为企业最大财富的员工,今天就成了沃尔玛"人才优化"的牺牲品。沃尔玛,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因其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沃尔玛中国75%员工的"完全敬业",并据此获得"2009年翰威特中国最佳雇主"的荣誉称号。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暴,在企业工会调停未果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王栋 《新经济》2006,(5):32-35
这是中国的沃尔玛开始起步的时代,还是沃尔玛在中国开始跨步的时代? 虽然还没有答案。不过很显然,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和跨国资本,在中国商业领域这个无限广阔的舞台上,各自都在“圈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世界超级商业连锁企业纷纷抢滩登陆。近年来,日本的八佰伴、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等海外超市“巨人”利用合资、控股、合作、输出管理各种方式,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继布局设店。其所到之处都以咄咄逼人之势,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购物旋风”,给国内超市乃至整个零售商业带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强烈冲击波。  相似文献   

15.
刘雯 《经济纵横》2007,(11):36-37
2007年7月,LG电子(中国)将在总部和全国各地分公司大量裁减5-9年的老员工。LG大中华区总裁禹南均表示,在2006年进行的“架构调整”过程中,裁减了超过10%的员工。 相类似地,甲骨文(Oracle)、沃尔玛为了摆脱困境,近期也宣布裁员以节省人力成本。而在这痛苦的成员,是跨国公司在华盲目扩张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末位淘汰制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位淘汰制是企业对员工绩效考评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比较学术的名称是“强制分类法”。这种方法将员工的绩效表现按比例分到不同的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将被分在末端百分之五至十的员工解聘。该制度因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多年使用而闻名,并被许多中国公司所仿效,变成“热门”的管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及时”职员、“随手可扔”的经理——美国人工作的新方式。这并非都不好,同时全日制工作制不会消失,但经理们最好能适应这种新工作方式。如同警铃长鸣,一个令人不快的统计数字一直在许多美国人中回响:据测算,4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是临时应急劳动大军的成员,即那些被招聘应付临时或意外情况的职员——如部分时制工作者、自由投稿人、分包人和独立专业技术人员。正如这些名称所示,这些员工一般过着比固定工更有风险和不稳定的生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一部《水煮三国》,一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何谓因果?在成君忆看来,就是管理和绩效。一部中国古代史,鲁迅看得出“吃人”二字,还有人看得出是“造反有理”,成君忆却把其看成一部管理学史,并称这种发现为“新古典主义管理学派”。  相似文献   

19.
《经济纵横》2008,(3):13-13
跳槽已经成为中国员工的一种“文化”。最近一项由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和美国智睿咨询有限公司(DDI)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中国员工正逐步缩短自己在某个组织的任职时间。在对862个雇员进行的2006年-2007年员工离职率调查中,有25%的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已经换过3次或更多次数的工作,20%的受访者受他们预期在未来的一年要从现在的公司跳槽。  相似文献   

20.
张锐 《经济》2006,(5):102-105
2002-2005年三年中,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淘汰了40%左右的供应商,许多中国企业立即陷入破产边缘。沃尔玛的理由是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不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