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告基于对十余个县市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各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产生的积极效果。调查表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集约配套,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统筹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动因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关因素驱动下,农民实现集中居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通过对农民集中居住的理论动因和实践动因的分析与归纳,对农民集中居住的不同主导驱动因素做出了评价,并针对不同主导驱动因素下集中居住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农村建房方式,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是深化农村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集约节约土地、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还能有效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引导,使条件成熟的地区通过集中居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更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农民集中居住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三者间关联,再结合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的存在问题和社会影响,探讨在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才能使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顺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居住集中的途径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的传统形式——村落体系正在受到冲击,同质同构性弱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村庄整理与改造等是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农民居住集中的主要途径。从农民集中居住的驱动机制上看,我国各地乡村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土地开发驱动型、乡村旅游发展型、市场开发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型、移民建镇建村型、城镇发展带动型等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7.
汪永臻 《发展》2014,(7):86-88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造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的现象。本文以兰州新区五墩子村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近郊区农民集中居住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五墩子村农民集中居住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江北区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改造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住房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加快农村住房的集中建设改造,不仅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内需保增长,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为了加快全区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改造。近期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张华 《黑河学刊》2010,(12):91-93,104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状况,保护农民权益。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地区。农民权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我国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催生的新型居民社区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不同于现有的城镇居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该文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规划选址、社区规模、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管理体制、配套服务、居民身份转换、社区经济和就业等十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破解之道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推行农村集中居住,搞好农村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推行农村集中居住进程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问题:如土地调整问题、宅基地置换问题、基础设施及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创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产业支撑等对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推行农村集中居住,搞好农村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推行农村集中居住进程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问题:如土地调整问题、宅基地置换问题、基础设施及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创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产业支撑等对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集中居住的新农村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既可保护环境,又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而使生态农产品能产生较高的溢价以及本身具有观光价值进而可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且能够就地解决大量就业,较有可能成为支撑农民集中居住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文章对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的构建及效用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据2006年对宁波市农村村庄基本情况调查,宁波市有行政村2532个,自然村8903个,每个行政村平均有3.5个自然村,最多的有30多个。农村总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84.8%,行政村平均面积为3.14平方公里,其中小于3平方公里的行政村占62.4%;行政村建成区平均面积为0.59平方公里,81.7%的行政村建成区小于1平方公里,面积仅占44.4%。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逐条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淑芬 《唐山经济》2006,(10):45-4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育成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鄞州区为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相对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满足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型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以旧村改  相似文献   

19.
庄浪县属于西部干旱贫困地区,属国扶贫困县之一,全县共18个乡镇,该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文章就当前庄浪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温思美  郑晶 《改革》2006,(5):58-64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向农民赋权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向农民赋权主要包括赋予他们关系权、要素权和发展权。赋权的实现机制是建立善治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明确建设新农村向农民赋权的政策取向,切实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