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银行贷款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丽娟 《经济师》2006,(4):110-111
高校银行贷款会带来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应从控制贷款规模、保证贷款资金使用方向、建立风险预警提示制度、规范贷款项目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等方面进行管理。现阶段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彭欢 《时代经贸》2010,(16):107-108
目前,我国高校贷款办学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以及银行的认识偏差。因此,要采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高校负债的监管,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等措施来防范高校负债办学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超常规发展、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财务风险日益凸现。高校贷款会带来学校财政风险、银行金融风险及政府财政风险。我们应从思想上构筑贷款风险防线、管理上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制度上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方法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入手,以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实际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普及性的广泛发展,全国各地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为改善具有条件限制的办学条件,就会使得教育经费的需求量大增,但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经费拨款有限,造成银行贷款成为高校完善建设的主要途径,而由于贷款带来的利息更为高校的建设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伴随出现的财政风险更是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的举债风险及其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孟继儒  李军 《经济与管理》2005,19(12):76-7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举债融资成为高等学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一种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等学校举债融资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举债融资在给高等学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创造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使高校负债融资存在一定风险。针对高校举债融资风险问题,应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为前提,基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高校发展的人本指数控制举债规模和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投资扩张给高校的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带来挑战,部分高校在建设新校区过程中贪大求全、不切实际,造成负担过重。如何优化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投资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祥 《时代经贸》2006,4(7):70-71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基础教育设施等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教育资金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高校必然会积极利用银行贷款扩充优质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银行因高校的各项收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而主动放贷,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对高校自身还是对银行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银行和政府主管部门等三方应共同努力加强管理,防范高校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前些年高校扩招,部分高校在教学资源上满足不了教育的需要,尤其是新升入本科的院校和重新组建的高等职业院校。这部分高校为扩充教育资源,纷纷向金融机构申请信贷资金用于扩建新校区和扩充教育资源。但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扩招进行有效控制,高校信贷资金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有效控制信贷资金财务风险,2004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对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高校贷款行为和资金管理。这是政府部门为指导高校规避财务风险而制定的指导性政策。  相似文献   

9.
吴励 《经济师》2007,(8):110-111
高校为求发展,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利用银行贷款弥补了发展进程中资金缺口的问题,但在运作中因过度举债,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文章通过对贷款所形成财务风险可能性的分析,指出高校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将高校因贷款所形成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贷款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萍 《经济师》2010,(6):112-113
高等学校利用银行贷款办学,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分析高校贷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信贷资金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昊 《经济视角》2012,(2):103-10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高等学校都在利用银行贷款安排基本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发展性建设项目。在这种趋势的驱动下,很多高校先后与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银行贷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然而,银行贷款具有双面性,贷款规模过大或盲目贷款都容易触发贷款风险。本文就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小安 《当代经济》2008,(9):132-133
高校财务风险源于负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投入有限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对于高校而言,负债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解决高校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能始高校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要有效化解财务风险,在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贷款管理的前提下,走多元化融资之路才是高校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银行贷款风险已经危及某些贷款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内部财务控制是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完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入手,提出提高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高等学校贷款风险控制机制,要加强贷款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效益,强调强化预算管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我国高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有资金收支失衡风险和日常运营风险,其成因包括生源不足、学费拖欠、财政投入不高、筹资渠道单一、大规模基建、内部管理薄弱等。必须通过提高办学实力和筹资能力、加强贷款管理和完善内部控制来进行有效防范,以促进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0)
高校的扩招引发了中国教育史的巨大变革,贷款办学成了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对贷款办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不清,不但众多院校被债务压得步履艰难,引发的财务风险也会波及到银行。高校贷款应有相应政策予以指导规范,使之效益最大化。文章指出,高校贷款要由专家论证,集体决定,相关部门审核;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规范贷款使用;广开财源筹集资金偿还负债,管好、用好贷款,防范与控制高校贷款所带来的风险,助推我国的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贷款办学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以及银行的认识偏差.因此,要采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高校负债的监管,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等措施来防范高校负债办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任丽荃 《时代经贸》2011,(22):232-233
近十年随着浙江高校连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学校建设超常规发展,贷款规模急剧扩涨,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已严重危及到浙江部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促进浙江高校健康有序、稳定和谐的发晨,已成为浙江贷款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在分析总结浙江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浙江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消费信贷业务相对其他贷款业务而言,风险性小、不良率低、产生效益快,同时,还能为农行带来综合效应,是农行应继续加大拓展的贷款业务。为做强做精个人消费贷款这块“蛋糕”,在营销消费贷款时应坚持正确的信贷经营方向,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方针,严把准入关,但同时也要关注风险的随时发生,特别是在目前的国家经济金融形势下,更要做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生的全过程风险控制,增强各环节相关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消除风险隐患,才能带来信贷经营效益和相关经济效益,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投资扩张给高校的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带来挑战,部分高校在建设新校区过程中贪大求全、不切实际,造成负担过重。如何优化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投资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量举债、资金运营以及学费拖欠等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极大风险。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规范高校办学规模;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办学领域,在营造社会办学环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渠道;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内部监督;提高银行向高校贷款的门槛,在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基础上落实还款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