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烨 《商界名家》2005,(10):12-12
由于个税制度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时期以来,对于个税改革,可谓争论不断,尤其起征点更是其中焦点,究竟上调多少更为合理,各方持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高蔷  朱虹 《商业研究》2005,(2):25-27
行为金融学是在评论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力图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与传统金融学一样 ,它也是一门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科学。分析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决策风险测量方法以及决策模型的不同 ,以其为借鉴 ,科学决策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金融学具有简洁明了的优势,但很难诠释金融市场中的许多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综合了心理学、数学、经济学、决策理论等学科分支,其目的在于探究投资方为何会在决策的时候出现系统性差错。行为金融学还诠释了市场当中实际出现的和传统金融学理论背道而驰的反常行为。属于对传统金融学的完善及补充。二者各具特色,能够用于诠释实际资本市场运作模式的不同现象。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促进现代化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6,(1)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作出正确、理性的投资行为,有效避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误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分析,解读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5.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2年行为金融学家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国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涌现。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CAPM不适用性的研究,简要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和发展对CAPM的不适用性提供的解释,并且引出了BAPM(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得出在对CAPM实证时需要考虑行为、心理的影响,并同时加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30日,在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令之后,中航油事件全面暴光,并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与业届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该事件分析的着眼点在于,以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范式为基本框架来讨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宋问俗 《商界名家》2004,(6):100-1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伴随着全  相似文献   

9.
李晨 《商》2013,(23):229-229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讲授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释证券市场,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理论已经没办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许多金融学家们打算另辟蹊径,换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引起股票等金融波动的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也是运用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特别是股票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现象,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而论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给投资者提高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投资行为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投资者在之前的研究中认为是理性的,才开始的研究,因此结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不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很多的认知误差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不免要受到影响。行为金融学分支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这些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中国的证券市场比较独特,而且还处在初级阶段,行为因素和非理性的心理必将广泛影响这样的一个市场。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以证券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有限,投资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为基础。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是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展开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两位金融学家所倡导的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为金融学一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先谈谈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进而阐述由行为金融学兴起引发的思考,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行为金融学,并促进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2.
解释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为什么存在非理性行为,并指出一些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些非理性现象,及用此理论给予投资者一些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学是关于不确定情景下决策行为的描述性理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一种普遍趋势,即具有激励性质的承诺变为对陷阱的固执追求。对固执的承诺行为的控制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所谓金融投资学是指投资学由于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就将心理学引入投资领域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在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意义重大.因为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能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行为金融学产生、发展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其理论与应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以1998年-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引用索引(CSSCI)中有关行为金融学的文献为样本,从文献类型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目前研究的内容和热点领域,评价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尹承 《商》2014,(2):185-185,183
行为金融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行为金融理论在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大陆股票市场的市场有效性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典型的证券市场异象进行行为金融学分析,并作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阮文娟  黄国良 《商业研究》2007,(11):205-207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一直是金融界的一个难解之谜。在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同样存在。金融界对于这一谜题的探讨,标准金融学从管理费用、流通性等方面予以解释,解释力不强;相比较而言,行为金融学的解释更加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刘晓媛 《商》2013,(16):134-134,126
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诸如日历效应、规模效应、股票溢价之谜、盈余公告效应等效应都是在投资者的一系列的心理特征的影响之下产生的。根据这些产生的效益可以让投资者通过采取习惯性策略、反响策略等策略来获得超额的收益。由此而来就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由此引发人们行为金融学对研究的兴趣。本文就从行为金融学的视野下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20.
4月19日是个星期六。北京大学的体育中心显得十分热闹,广场上停了许多挂着"冀"、"豫"、"琼"……等地车牌的车。1996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的"‘97首都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及转化洽谈会"正在这里举行,首都25所高校推出了二千余项科技成果。参会的既有有名的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官员率领辖区内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组成的代表团,也有国有企业、三线工厂、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代表。他们从祖国的天南地北千里迢迢或公费或自费来到北京,目的是一致的——寻找项目。他们是否如愿以偿了呢?参会的企业各有收获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赵延安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