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WTO条件下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给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本土零售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每年两万多亿元人民币的零售业大市场以及超级零售商的全面竞争,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可供选择的五种具体策略是:从中国文化亲和力着手,形成特有零售模式;快速收购兼并,打造零售企业的航母;与供应商、房地产高形成战略联盟,抢先布点、合作拓展、采取区域垄断、梯度推进的扩张策略;走信息化之路,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配送水平。  相似文献   

2.
零售业分析型CRM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孝明  柳炳祥 《经济论坛》2006,(15):103-104
近十几年来,我国零售市场的经营业态和规模发展迅速,但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不尽如人意,行业利润整体下降,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零售商家竞争手段限于价格大战、促销大战,竞争力低下。赢得客户是零售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由于零售商经营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排名第二的国际零售商Carrefour在2006年宣布退出韩国市场,而英国最大的零售企业Tesco则是目前唯一一家在韩国成功运营的大型外国零售商.本文从品牌文化、运作模式、营销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等四个方面比较了两者在韩国市场上不同的本土化战略,分析了两大企业失败与成功的原因.从而得到了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注重解决文化冲突.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占领东道国市场等一系列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学习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天客隆与联华海外扩张的案例,引出了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环境下,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基本具备了国际化的可行性,国际化是零售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之一.笔者在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要点,包括重视海外市场的调研,准确选择目标市场、进入方式与业态,以及注重海外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5.
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琰 《经济师》2007,(10):8-9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出现是流通领域中批发商、零售商与制造商三者之间地位不断变化的结果。随着行业合并以及零售商自有商标产品的增多,传统渠道中的分销能力也开始从生产商转移到零售商手中。零售商的自有品牌策略对零售商树立信誉、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的意义及现状出发,对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辉  白自立  秦一方 《经济师》2002,17(1):48-49
文章阐述了国际零售商的竞争优势主要是规模、专业化和服务优势 ,而规模优势在进入我国初期又常常作为主要的优势。同时对国际零售商的实际进入战略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对国际零售商的进入 ,我国零售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 ,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零售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必须拥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塑造出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文章基于波特提出的一般竞争战略这一理论依据,结合零售企业的独特特性,提出了针对零售企业的三种一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这三种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不同的资源和管理能力,企业只有长期贯彻一种竞争战略,最终就能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外零售店铺的选址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店铺的选址在零售管理中占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对于零售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具有长期性、先行性和全面性的影响。通过对国外零售商应用的十种选址技术或模型的介绍,并对它们的各项特殊和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可发现不同零售企业对于各种选址技术的应用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技术自身的一些特性,也包括应用主体相互之间的差别等等。  相似文献   

9.
朱元双 《时代经贸》2010,(6):170-171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零售利润日益摊薄的今天,零售商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商品,是拓展利润空间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零售企业在创建自有品牌的比较优势,分析了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开发策略,并探讨了零售商如何加强自有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中外零售企业在大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不少本土零售企业将战略扩张的重点放到了乡镇农村市场。本丈阐述了中国零售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所应采取的箍略,认为大型零售企业应担当开拓杠村市场的重任,采用直营与加盟连锁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立足于农村市场,长期坚持下去,开展适合农村市场的特色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零售利润日益摊薄的今天,零售商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商品,是拓展利润空间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零售企业在创建自有品牌的比较优势,分析了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开发策略,并探讨了零售商如何加强自有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赵桂芹 《商周刊》2012,(2):45-47
有评论认为,零售行业正迎来近十年最恶劣的市场环境。在此背景下,很多零售企业选择了停滞不前,利客来为何反而加大了规模扩张的脚步?是厚积薄发。还是仓促冒进?是变危为机、抢抓机遇,还是对形势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13.
零售业态变迁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一、关于零售业态的定义1 日本的定义“业态”一词 ,来源于日语。日本有很多机构和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零售业态进行了定义。关于零售业态的定义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定义 ,以铃木安昭的定义为代表。铃木认为零售业态与零售形态是同一用语 ,并将其定义为 :“从店铺的形态上看 ,所谓业态是指零售经营者关于具体零售经营场所———店铺的经营战略的总和”。也就是说 ,零售经营者要以某一目标市场为对象来进行选址、店铺规模及销售方法等方面的决策 ,从而形成零售店铺的形态。①第二类定义 ,以日本零售商业协会的定义为代表。该协…  相似文献   

14.
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雯 《时代经贸》2007,(8Z):94-95
零售企业新一轮整合后,创建和发展自有品牌成为零售商维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但自有品牌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主要从发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性、我国零售自有品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零售商在开发自有品牌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零售专业技能内涵重新诠释的基础上,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构建了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机制的理论框架。零售专业技能有效的跨国转移是国际零售商将在母国市场已经形成的专业技能组合适应东道国市场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组织吸收能力、学习机制所决定的组织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效果。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涉及知识流在零售商国际总部——东道国总部——东道国各个店铺三个层面的流动,是一个由组织学习所驱动的动态演进过程,东道国总部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研究揭示了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的一般规律,对于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与当前国内市场的跨区域扩张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按照我国入世承诺,中国分销行业2004年12月11日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零售企业面临外商强大挑战,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运作,目前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处于什么状态?本文结合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调查公布的资料,选取了百联集团、国美电器等8家中国大型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结合公司的年报等公开信息,并参照外国零售企业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毅达 《技术经济》2006,25(1):64-66
在网络零售市场上面,价格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网络零售市场上面普遍存在价格差别和价格离散现象,从网络零售商的角度来看,网上价格离散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分析网上价格离散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网罗零售商制定有效的价格战略和正确的定价方法,对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零售业态的生成与演进:基于知识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零售业态的车轮理论是以竞争优势和技术的外生论为基础的。把企业的知识理论运用于零售企业及业态的分析可以发现:零售知识螺旋是业态生成的微观基础;零售业态螺旋是业态演进的路径特征。与车轮理论相比,螺旋理论兼顾了业态运行中的竞争与合作、成本与收益,并揭示了业态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对我国零售业态变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市场定位:零售商厦跨世纪的选择●江若尘陈宏军随着零售商厦的日益增多和外资投入零售业的步伐加快,消费者购物的分流日趋明显,市场的有限性决定各商家必须凭能力和实力来分割“蛋糕”。无论是老资格的商家,还是新生代的商家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市场定位为零售商...  相似文献   

20.
经营商圈是一个古老的营销问题.而且是零售和服务厂商极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零售和服务网络发达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目前似乎成了地理营销学技术(Latour and Le Floc’h,2001;Cliquet,2006;Douard,2002;Douard and Heitz,2004)发展的—个关键方面,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而且在多年前商圈的成份比例已被明确(Rosenbloom,1976)但如果没有任何精确的定义和描述,如何管理这类商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