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保险监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生 《现代财经》2004,24(8):22-25
保险研究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美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达10081亿美元,保险密度3613美元,保险深度9.65%,保险机构5086家,其中非寿险保险公司3260家,寿险和健康保险公司1826家。美国保险业的现状.代表着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发达的保险业与其保险监管密不可分,因此,学习、借鉴美国保险监管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的保险监管工作迅速与国际接轨,保证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相应地,中国保险监管的历史也不长。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的保险监管组织体系,建立了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开始积极向以偿付能力为主的保险监管转变,成就巨大。但毕竟中国保险监管诞生的历史还比较短,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随着中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要求保险监管者积极应对。在此,我们结合国际保险监管变迁的经验,对中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与香港不仅地理位置相邻,而且在经济、文化和人员等方面也联系紧密。然而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却比广东先进和完善的多,香港的保险中介人素质保证计划是其素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该计划的分析,总结其保险监管的启示,进而对广东保险中介人的监管给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祁祥  郑伟 《经济评论》2004,(3):111-114
保险监管对保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保险监管思路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 ,2 0 0 2年 1 0月《保险法》修正案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路径及监管思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保险监管思路正循着“三个统一”的方向演进。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与道德调节的角度看 ,“三个统一”的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内涵 ,它将为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婧  曹明奎 《经济论坛》2004,(23):101-102
一、保险资金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保险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它的稳定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稳定和一国的经济稳定,对保险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新保险法以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利益保护作为基本立足点,同时加强了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权限。新保险法为保险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法律基础。新保险法实施对保险业的运营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运营成本提高,不少人寿保险产品纷纷停售即与此有关,保险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保险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相应地,中国保险监管的历史也不长.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的保险监管组织体系,建立了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开始积极向以偿付能力为主的保险监管转变,成就巨大.  相似文献   

8.
史丽媛 《生产力研究》2012,(1):94-95,109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业务以来,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相对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保险业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明确保险业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82—2009年保费收入与GDP收入的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的增长,保险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是,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双向引致关系,尽管保险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为负向。  相似文献   

9.
保险监管的经济学动因——保险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有其经济学动因。后危机时代,保险监管呈现出了全球性的特征。从国际宏观角度进行保险监管的微观经济基础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我国保险监管事业的迅速稳固发展。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认为,政府监管的存在是为了修正低效率或不公正的市场行为。本文根据经济学的框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四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即市场支配力、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阐释了保险监管存在的经济学动因,认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于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及时纠正市场缺陷、防范各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保险业的增长效应是否会随经济波动程度的不同出现差异却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相对保险深度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代理变量,运用中国1999—2010年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作为分析工具,选择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紧密的经济波动指标作为门槛变量对保险业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考虑到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匹配程度时,大力发展保险业不再是最佳选择。在经济波动处于不同程度或区制时,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随着经济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跨越门槛值、进入一个更高的区制,相对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