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中国制造"的知识产权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在创造外贸奇迹的同时也暴露出“三无”(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无自主品牌、无全球营销网络)的软肋。“中国制造”知识产权软肋带来利润之痛、反倾销之痛、环保之痛。“止痛”的良药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创新”,变“三无”为“三有”。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引起了国民的关注。就世界上对“中国制造”产生质疑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早在几年前,有过一项世界范围内关于智商的调查,在全世界各国家的人口初始智商测试中,中国人名列前茅。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几千年前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今天的中国,凭借“中国制造”征服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谢作诗 《商周刊》2012,(16):21-21
某著名体育品牌关停在华直属工厂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思考。有人认为,中国的“世界制造业大国”优势在于承接了很多国外转移过来的“夕阳产业”,需要尽早放弃这些仰仗人口红利的“夕阳产业”,发展高端产品。这种分析有一定逻辑,但把“中国制造”说成是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其实不正确。  相似文献   

5.
严睿 《经济纵横》2005,(10):50-51
如何利用工业设计作为企业的竞争利器,创造高附加值,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梦想,不仅是中国设计人员的新一轮挑战,也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余江 《新经济》2006,(10):38-39
“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国街头的时候,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在西方企业强烈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冲击波的时候,“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的繁荣到“中国品牌”之富强,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国家营销与“中国制造”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华 《经济管理》2007,(11):36-39
国家形象是影响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因素。中国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不但要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改善中国的形象。本文分析了国家形象与原产国效应以及国家营销的作用,指出中国制造的升级需要国家营销,并提出实施国家营销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提到“柳州制造”,不能不提“柳州女人”江佩珍。有人说,江佩珍当属典型的。柳州制造”,是柳州精神的一种人文折射。正是柳州特色的拼劲,“柳州制造”出来的“柳州女人”,率领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逆境中再度奋起,矢志不渝,弹指10年,让“金嗓子”这一含金量巨大的“柳州制造”品牌,享誉世界。现在,金嗓子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高居全国榜首,荣列全国中药饮品企业纳税前3名。10年创造税利8亿多元,平均每位职工向国家上效税金86.9万元。  相似文献   

9.
过去,国人以“世界工厂”自居,源于中国经济的崛起,透着民族自豪感;现在,时过境迁,“中国制造”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已不复存在。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等等因素,我国制造企业原本就低微的利润日益稀薄,几近为零。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制造”只是一种生产模式,当“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品牌,价康物美的中国产品才真正扬威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看“中国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霞 《经济管理》2003,(21):31-34
世界制造中心由英国及美国到日本,今天又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在于技术与管理的推动,制造能力的增强只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结果和表象。以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来衡量,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以达到实现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如何“突出重围”?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许多中外经典案例都说明,“制造服务业”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刊》2009,(12):10-10
自中国经济腾飞以来,中国一直在向世界输出种种物质产品,世界对于“中国制造”已经依赖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刘石 《商周刊》2011,(1):18-18
经常有人们抱怨,出国购物买回来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从国外大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5.
凭借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中国制造”通过贴牌生产方式承接了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产品旋风式地席卷全球市场。然而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受到强烈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6.
国外所散布的“中国制造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中国制造不是中国一厢情愿推动的,而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中心,只是区域制造中心。随着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亚洲经济有望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缺一不可。如此庞大的制造工人群体,如此艰难的转型,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中国需要务实地吸纳他人的优势。中国倾尽全力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版图,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低端产能过剩的心腹之疾。《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联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不可否认,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国以及“世界加工场”。这样的成就确实值得自豪和欣喜,但同时更要注意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当属“中国制造”危机。  相似文献   

19.
唐婷  黎少芬 《新经济》2013,(27):65-65
在中国,篷房是一个鲜少有人知道的新兴产业。珠海丽日帐篷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篷房行业的”隐形冠军”,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并试图赶超久负盛名的”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中国制造风靡全球,可随之而来也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比如,国外针对玩具、轮胎、食品等中国产品的召回事件频繁发生;中国制造频繁遭遇海外壁垒和贸易摩擦等问题。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正接受着全世界的考验。文章就中国制造的现状尽心分析,并对中国制造存在的优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