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汇率和利率分别作为外币和本币的价格,对于本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汇率和利率发挥经济杠杆功能是通过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动传导机制来完成的,表现为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协调问题成为国际金融中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的机制建设问题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加深,利率波动和汇率波动呈现出显著的联动性,使得协调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必要性加大。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利率和汇率对价格水平有明显的政策效应,但利率的负价格效应显著小于汇率的负价格效应,汇率对稳定物价水平的作用效果迅速且强度大,并且,我国物价指数呈现价格链传导特征。建议货币当局应协调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调整幅度和节奏,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保证货币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在一国的金融制度中,利率制度和汇率制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率和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表现,成为宏观经济变量中金融信号的核心。研究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对于把握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规律,协调一国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减少金融动荡所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利率与汇率作为本国货币对内与对外的价格表现,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金融信号的核心,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重要前提.在实证研究方面,文章对中国名义利率与名义汇率相互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得出了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刚 《经济经纬》2007,(4):124-127
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三者相互联动、相互协调、自动平衡。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的前提条件;资本控制程度影响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利率和汇率相互作用、相互传导。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资本控制程度和利率或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取决于资本控制、利率和汇率三者的联动效应。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之间的关系,发挥三者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政策:1994-200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是包含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利率和汇率)政策的一个系统。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将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货币数量政策与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利率与汇率联动协调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本文利用MCI指数,基于2008年1季度至2015年2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利率与汇率在协调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与汇率在调整中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利率会随通胀率偏差进行同向调整,而随经济增长率偏差进行反向调整,在促进物价稳定目标实现的同时,又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汇率会随经济增长率偏差和通胀率偏差进行反向调整,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向目标值恢复.但是,单纯依靠利率或汇率的适应性调整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只有借助于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协调,才能纠正利率调整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弥补汇率调整对物价稳定目标影响力偏弱的缺陷,从而显著增强两大价格工具调节的整体效果.此外,在政策搭配过程中,应通过汇率调整来应对经济增长的下滑,用利率变动来应对物价波动,这样才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汇率传递的风险溢价渠道,本文将我国利率调控通胀、外汇储备对冲干预汇率纳入新凯恩斯政策模型,构建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分析框架,比较泰勒规则与双目标双工具规则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共存的经济机制与效应。本文模拟显示:(1)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框架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能够共存,此时通过影响汇率风险溢价来盯住汇率不影响通胀;而单工具政策下两目标无法共存,此时降低国内资产的收益率盯住汇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行为引起通胀。(2)国际资本冲击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在固定汇率的同时能保证经济稳定;而当贸易条件恶化时,选择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最优。央行政策损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入,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有效性将下降,冲销成本会大幅提升。资本账户开放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仍是央行抵御外部资本冲击的首选政策;但是汇率市场化后,通胀目标制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效果基本无差异。本文结论的启示是:面对国际资本,需必要的汇率管制;但是面对贸易冲击,可适度提升汇率弹性来减少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中国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利率管制的金融约束政策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目前实施利率市场化仍然存在着众多的约束。只有解除这些约束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可稳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利率、汇率、税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形势不仅对投资对象有深刻影响,而且证券业本身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也与宏观经济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时,首先要将其置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中,在确定基本面的影响之后才能展开有关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论证和说明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是本文展开分析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 ,作者首先分析和阐明了“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债务—赤字模型 ;然后对中国均衡的和动态均衡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 ;最后 ,在债务—赤字模型基础上 ,借鉴欧盟经验 ,通过实证分析 ,论证和揭示了与中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相似文献   

14.
谢毅 《铜陵学院学报》2013,12(1):45-48,64
在归纳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理和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中美利率和汇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美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美国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效果要高于中国利率;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汇率对中美利率的影响,指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金融市场间的传导建设仍需深入。  相似文献   

15.
利率、税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由于金融工具缺乏创新,股市又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利率、税率、通货膨胀率这些宏观经济参数的变动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显,有些影响甚至是相反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宏观经济参数的变动对我国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存贷款业务而且两者不匹配 ,利率市场化后 ,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率风险有四类 ;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 ,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型经济中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正规市场和非正规市场的分割.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特征,即非正规市场的利率很高,与正规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放松利率管制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政府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取消对资金配置的行政性干预并放松对利率水平的管制,以消除二元金融结构,增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衔 《财经研究》2001,27(6):48-52
本文探讨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学文献,特别是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的期文献中流行的汇率分析工具一定实际汇率的含义,本文证明,由于实际汇率存在着由名义汇率造成的扭曲,因而不仅不是一个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效的汇率分析工具,而且会导致决策风险,事实上,实际汇率的作用仅在于检验某一名义汇率是否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对汇率进行调整的依据只能是对购买力平价,本文同时证明,在东南亚金融危期间我国人民币的确没有对外贬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   总被引:81,自引:5,他引:81  
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本文应用多种经济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自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2 0 0 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 ,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进而测算了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计划经济时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被高估。改革开放后 ,均衡实际汇率长期处于贬值状况 ,现实的实际汇率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特别是 1 997和 1 998年 ) ,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1 999年这种高估状况得到部分缓解 ;2 0 0 0年出现了根本性好转。在现实中 ,1 999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4):64-77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改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改革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利率、汇率之间的时变和互动关系,并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时变动态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改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对中美利差、汇率波动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率对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相对有限;汇率对利率的传导受阻,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相对较为顺畅;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传导相对较弱,而对汇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可见,在利率—汇率—资本流动三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最为不顺畅。利率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渠道受阻,除了因为我国利率的价格机制作用有限和资本账户管制外,另外一个原因则在于汇率日波动受限从而削弱了利率对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并使得"非平抛利率平价"曲线无法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由于难以控制的资本外逃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应该遵循如下改革顺序:利率市场化—汇率改制—资本账户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