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OECD发布的24个国家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各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以及对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服务投入在第二产业总产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时,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高,并不会减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因此,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2-201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延长表,以及2000-2012年日本投入产出表测算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从产业链角度对电气机械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电气机械制造业关联产业广泛,产业内关联增强,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作用强于供给推动作用。但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进步迟滞,行业附加值率下降,对需求变化的供给适应能力不足,产值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适应能力有待调整和优化。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抓手,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出的技术结构;以关联产业需求为指向,挖掘内需,调整产出的市场结构;提高产业服务化水平,延长产业链,协调产业链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与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北京奥运经济,重点编制北京市2002年30个部门的经济投入产出表、资源投入产出表和环境投入产出表,建立与投入产出表对应的C-D生产函数模型、居民消费需求函数模型、政府消费函数模型、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函数模型,利用计量模型起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2008年奥运年经济的供需平衡乃至2010年的供需平衡,为北京奥运经济的决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动态分析了重庆市产业部门的产业关联度.研究表明,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4部门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关键产业,应高度重视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根据中国2005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中国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作为CGE模型的基础数据集.论文的主要结论:除服务业、建筑业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使大部分产业产出下降,升值的财富效应导致国内购买力增强,服务业、建筑业产出随之增加;升值使农业部门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大部分非农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都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产出具有重要影响,是制约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0~2010年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行业和具体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出效应,并着重比较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的引入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出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正影响,即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每增加1%制造业产出增加近0.88%,且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出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具体行业而言,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的产出效应最大,科技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制造业的产出。生产性服务业具体行业对制造业的产出效应会随着贸易自由度变量的引入而产生波动。  相似文献   

7.
研究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根据最新的中国2005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中国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作为CGE模型的基础数据集。研究表明:除服务业、建筑业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使大部分产业产出下降,升值的财富效应导致国内购买力增强,服务业、建筑业产出随之增加;升值使农业部门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大部分非农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都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8.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实质是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影响。利用福建省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重新构建2010年8部门投入产出表。建立基于直接消耗系数的投入产出交叉模型,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总量和结构方面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进行解剖研究。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与产业结构变化相伴发生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投入产出模型能反映产业间在生产活动中结构性相互关系,使用广东省1987年、1992年和1997年三个产业的投入产出表以及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三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延长表,计算出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为了提高贡献率,要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只能主要反映产品生产在劳动对象方面的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而对劳动力消耗在部门间的联系和运动过程只作了部分的不完整的反映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编制企业劳动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并指出了编制企业劳动投入产出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信息的特点,研究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检索技术中的需求表征方法和匹配模型来进行专利检索。在专利信息获取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检验一致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某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