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产权规模在资源配置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杨青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7,(2)
产权规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长期来是被人们忽视的。在现代活动外部影响程度不断加强的时代,它的大小决定着资源的配置状况及其效率,一般讲,两者间具有比较明显的正比关系。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扩大我国生产单位的产权规模,对提高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产质量、资本和风险的我国银行规模经济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存款在我国银行经营中主要起投入要素的作用;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和风险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率的测度存在重大影响,并影响银行的排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整体规模经济;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银行规模经济系数变化趋势呈平缓的"U"型。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4.
政府规模优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规模的增长已成为当今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如何界定合理的政府规模已成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来探讨政府规模扩张的原因,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政府适度规模进行研究,从量的角度建构我国合理政府规模的尺度,进而可提出我国政府规模优化的对策,并以此作为我国行政机构的改革选择和基本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产业组织理论框架,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规模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四大”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我国本土事务所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为了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作者提出了打造大型事务所和培育事务所的行业专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国际贸易和FDI因素的对外开放指标和综合考察4类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规模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个省份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基础设施规模、对外开放与省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基础设施规模是否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都显著地促进了省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每提高1%,将导致人均实际GDP提高0.379%和0.251%;基础设施规模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偏效应明显地高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最后从动态过程看,对外开放对各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基础设施规模对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7.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企业成长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分工逐步深化 ,企业一般主要通过追求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两条途径来降低经营成本 ,从而使企业逐步壮大。同时 ,企业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两者中进行选择时是应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而有所差异 ,这更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永保活力。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优城市规模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城市规模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区位优势与城市最优聚集规模的关系,随后分析了最优城市规模理论和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困境,城市规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适度城市规模网络结构是对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批判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认为生态工业园能促进我国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建议政府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应发挥的推动力、作用力,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廖国强 《生态经济(英文版)》2005,1(4):23-29
Since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 large amomt of foreign investment has flowed into the country. The domestic economy has been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after adep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hich contributes to a highe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ecological enviromnen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foreign economir developm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its market economy.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a se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related to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How we should prevent and control effectively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avoid serious. effect and damage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the key point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相似文献
11.
汉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陕南的突破发展,汉中应以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发挥自身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条件与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通过宏观引导和微观激励,打造汉文化品牌,形成机制,发展具有汉中特色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的生态哲学方法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延福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3)
低碳经济是一种通过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形式.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使得低碳经济具有极强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符合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更是生态哲学方法论的应用.低碳经济是人类思维方式从传统仅以人类为中心向以环境整体为中心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进步与以低碳文化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林新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7)
运用生态足迹数据、包络线分析数据和环境污染损失的数据,探讨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生态不可持续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外国直接投资、经济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规模以及经济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规模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规模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可以通过经济规模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规模经济、人民币汇率与民营企业进出口——兼论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包括规模经济、汇率在内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其出口下降,但进口反而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其进出口规模也在增加;2004年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对民营企业出口没有明显的刺激效应,但对进口有明显影响;研发支出增加对民营企业出口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进口有正面影响;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民营企业进出口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投资规模扩大和投资效率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投资增长、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现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提高均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投资规模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投资效率提高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范林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56-61
从酒店服务业的整体规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解我国不同区域间酒店服务业发展基础,探寻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着力点和模式。本文采用2006-2010年期间我国31个省区市酒店服务业数据,选取省域酒店数量、从业人数、客房收入、餐费收入、资产总额、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比较省域酒店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能力,以分类指导酒店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酒店营业数据显示,其收入利润率低于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可见在内资企业的盈利模式处于劣势。而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酒店服务在税金缴纳比例方面又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甚至高于国有酒店企业。结论表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酒店服务创新难度和压力比国有企业更大。一方面国有企业在享有比较低的税率同时,强调稳健营业、规模经营,并没有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酒店企业更强调和重视服务创新。研究还发现,国内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六省市酒店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能力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9.
邓启惠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3,(6):23-27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也是其中之一,这是由生态经济理论原则及特点所决定了的。同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实现生态经济协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洪名勇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8)
发展生态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有关经济主体对资源的过多消耗带来压力和在消耗资源生产商品时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的排放.以工业废气排放为例,1983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63167亿标立方米,2010年比1983年增加456001亿标立方米,增长7.21倍.产权是制度安排的核心之一,生态经济的发展应以合理的产权制度为前提,只有产权给各方利益主体提供了足够的激励与约束,才能促进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更好地选择和设计制度,有效调整产权制度来促使外部性内部化,使有关经济主体减少废物、废气的排放,从而使一条生态经济之路,这可能是科斯定理给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之路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